2017年5月,中国自主研发的"彩虹"超高空太阳能无人机圆满完成临近空间飞行任务,成为中国首款能够在2万米以上高空长时间持久飞行,留空时间可达数月甚至数年的超高空太阳能无人机。这是中国继美、英之后世界上第三个掌握超高空长航时太阳能无人机技术的国家。
与此同时,西方国家一直热炒中国反航母技术。据美国《国家利益》网站6月10刊发的《中国可能有击沉美国航母的办法》文章称,中国宣布一种可能是其反介入/区域拒止(A2/AD)战略中一个关键组成部分的系统有了突破性进展,就是指中国“彩虹"-14无人机。
毫无疑问,美国拥有可靠的反卫星能力,如果卫星被打掉,中国的反航母能力就会大打折扣。但是,有了“彩虹"-T4无人机,中国就能依赖这款无人机提供美国舰艇所需的信息。而且这款无人机比卫星更加廉价和灵活,与其他监视飞机相比,它飞得离战场更远,生存能力更强。
其实,早在上世纪90年代,中国就开展了太阳能无人机研究工作。但是,与美、英相比还是有一定的差距。1981年,美国就成功研制了"太阳能挑战者"号飞行器,并且历经5小时从巴黎飞到伦敦,航程262.3八里,由此揭开了高空太阳能无人机的序幕;1994年,NASA和航空环境公司等工业界伙伴联合开展了ERASAT项目,先后发展了"探路者"、"百夫长"、"太阳神"太阳能无人机,创下了2.95万米高度纪录,持续飞行时间达到了24小时;2007年,美国启动了代号"秃鹰"的超高空太阳能无人机计划,计划目标是能够在1.8—2.7万米高空持续飞行5年的太阳能无人机。目前,该计划已进入第二阶段,正在验证电源系统和结构等关键技术。此外,由英国奎奈蒂克公司研制的"西风"大阳能无人机于2007年7月成功试飞,设计持续时间为3个月,最大飞行高度4万米。
其实,相对于外媒炒作中国太阳能无人机指挥东风-21D导弹攻击航母这种并不十分靠谱的猜想,中国"彩虹"在民用和其他领域的作用才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比如,"彩虹"可用于森林防火巡査、防洪防讯 监测预报、地震和重大地质灾害评估救援等;此外,还可用于执法巡查、取证识别,可以有效维护海洋权益和领海主权;另外,太阳能无人机还能够作为通信中继节点,为一些偏远地区和海岛提供更为便捷、廉价和响应迅速的移动通信和互联网接入服务。
太阳能无人机作为一种新概念防空器,发展前景广阔,未来必将承担起越来越多的任务,为人类社会的进步发挥愈来愈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