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是敌人?谁是朋友?这个简单的问题对白宫来说似乎是无解。防长马蒂斯被逼走人,财长努钦的位置也悬了。掌舵美联储的鲍威尔更是成为心腹大患。
比这些更紧迫的那一把“火”已经烧到眉毛。由于在拨付50亿美元修建“美墨边境墙”的问题上陷入僵局,美国部分部门从12月21日起就暂时歇业。特朗普也和国会杠上了,声称只要不批准建墙,相关部门的职能就不会恢复正常。但这么做的代价也很明显。据CNBC报道,如果关门当局继续停摆,那么美国豆农将无法按期获得白宫曾承诺给予的72亿美元补贴。2018年8月白宫推出一项总额96亿美元的资助方案,大豆粉种植户(尤其是特朗普的票仓)将受到重点照顾。按照计划,这笔补贴将在2018年最后一周发放。结果他们等来的是一次打击。
恰在此时,日本又在“伤口”上撒盐。12月26日《华尔街日报》声称:美国农户在失去亚洲第一大市场之后,在亚洲第二大市场日本也将损失巨大。
根据包括日本在内的11个国家签署的《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全面与进展协定》(CPTPP),东京将从2018年12月30日起对澳大利亚、智利、新西兰、加拿大等国的农场品下调关税和扩大配额。恰巧,这些国家在农产品方面都是美国强劲的竞争对手。当初特朗普刚刚入主白宫就执意退出TPP,为的是保护美国的汽车产业,不让亚洲那些人力成本低廉的对手碾压美国的汽车制造业,避免“铁锈地带”与制造业工人受到进一步冲击。而这些地区和人群同样也是特朗普的票仓。可现在看来,白宫的决定是顾头不顾腚,反而让美国农产品失去了进军日本市场的良机。可以说这是对美国农民的第2次打击。
坏消息不止于此。到2019年2月1日,《欧盟-日本经济伙伴关系协定》就将生效,到时日本会对欧盟的农产品放松配额限制,法国、西班牙、荷兰、比利时、意大利等国都将成为受益者。而这些国家将迫不及待地瓜分市场。
从主观上来讲,日本并不敢明目张胆地因为白宫加征关税而采取措施,甚至连报复的意图都要小心翼翼地掩饰得严严实实。而探客发现,凡做过必留下痕迹。安倍内阁与全球30多个国家都加紧合作,谋求推进一个宏大的市场开放进程,这本身就在挑战白宫的单边主义。更何况这2个决定都精准地重创了特朗普的票仓。
美国业者已经对此表达严重不满,而且开始焦虑。早在2018年5月份农业主管部门就发出警告:东京推进自由贸易的努力将令美国的竞争对手领先一步进入日本市场,在建立优势地位的同时挤占了美国农民的市场份额。美国小麦协会也表态,声称“日本50%的进口小麦都来自美国,是一个相当可靠的高价值市场。可如今竞争对手能够以比美国出口商低10%的关税向日本出口小麦,这是一个具有摧毁作用的变化。”美国肉类协会悲观地预测,安倍当局最近签署的贸易协议将令美方每年至少损失10亿美元。如今美国占据了日本25%的进口农产品市场,日本也是美国第四大农产品出口市场,失去日本对美国农民来说是不可接受的。
安倍内阁也深知会引发白宫的愤怒,因此忙着在其他方面找补。譬如在5G方面就积极配合美方,打击华为。日方还有意放缓改善对华关系的节奏,防止过度接近崛起中的大国而损害美日关系。安倍内阁的消息人士甚至透露“目前没有必要将对华关系改善到超过以往的水平……”总之,日方自认为将分寸拿捏得差不离。
但接下来安倍的日子恐怕不好过了。据日媒12月24日报道,经过协调,美日首脑计划在2019年1月举行的达沃斯论坛上举行会谈,这也是安倍与特朗普的第10次会晤,预定时间应该在1月22日前后。日本首相压力山大。白宫不仅一直强硬命令日方取消针对美国的农业关税,而且还就汇率问题指责东京。鉴于美日贸易谈判将于2019年3月正式举行,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USTR)在12月21日开始定调,表明除了上述2个问题外,还要把通信、金融等服务领域纳入谈判,签署一份全面的自贸协定(FTA)。
这大大超出了日方的预估。安倍内阁希望把范围限定在“货贸协议”(TAG)以内,日方只愿意在一些特定产品和货物方面做出令美方满意的让步。安倍将在会谈时努力说服特朗普,但现在看起来希望渺茫。探客分析,根据以往的经验过程和结果应该是这样的:美国要求日本出300,日本只愿意出到250,最后以400成交。(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