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批生产的3艘075中,有2艘已经处于试航待交付状态;第3艘也基本完成了外观施工,只需要等待完成喷涂作业,选个高潮水位的日子就可以下水了。这等于是首批3艘的生产工序基本都已经做完,只剩下第3的舾装作业。在这种状态下,围观群体除了关注在前3艘都已经船坞完工后,有没有传说了相当一段时间的076首舰的入坞,如果证实076还需要继续完善设计和深入设备选型,那么就看未来一批新入坞的,会不会是另外的3艘,也就是从4号、5号一直到6号的075继续出现。不过一直有一种说法,就是生产075的市内船厂要整体搬迁,这种传说已经有两三年的时间了。而现在搬迁的新厂区的位置和主要的设施设计配套都已经公开。预计到三年以后才可以完成整体的搬迁工作。那么据此来推算,
会不会在搬迁的这3年内,彻底中断075甚至076的生产?其实类似的情况过去也出现过。比如因为皮革厂早年的搬迁,最早的051C只生产了2艘。直到三四年后,新厂区的设施设备逐步理顺,才开始了另外4艘051C的生产;再到后来才有052D系列的下饺子。虽然最终没有耽误庞大规模自产神盾舰队的成型。但是所谓此一时彼一时。目前的状况和综合要求,和十几年前是完全不一样的。十几年前,几年才增加一艘主力驱逐舰是常态。而现在每年都下水七八艘神盾、三四艘数万吨级别的巨舰是新常态。而截至目前,所有的3艘075,还有另外的8艘071;这些超过2万吨级的两栖大舰。都是这一个市内船厂,而且是同一个30万吨级的干船坞独家出品的。因此如果目前的干船坞和旁边配套的室内生产线立即搬迁,
那么包括075在内的系列两栖大舰的生产,说不受影响是明显不可能的。有人说也可以让最南边的某大厂临时接下075甚至是076的订单。毕竟该厂有生产2艘901巨型补给舰的经验;而075的船型和动力其实和901有隐含的内在联系。瀚海狼山(匈奴狼山)个人认为这确实是一个可行的替代方案之一。毕竟一直有南方大厂增加主力舰型品种的呼声;而且南方大厂的搬迁基本完成,生产设施强大,各种产品资质也取得的差不多了。正好可以大展宏图。不过话又说回来,毕竟再大的补给舰都是辅助舰艇,和两栖攻击舰和船坞登陆舰这些主战两栖舰艇还是有所区别。即使目前的市内船厂,也不过是刚刚攻克了4万吨级两栖攻击舰建造这个技术高峰。如果现在就让设计施工人员的还热着的手凉了下来,是明显不科学的。如果南方大船也准备扩大生产品种,不妨先从简单一个档次的071开始。
如果直接上马075甚至076,那么仅仅熟悉供应流程也需要至少2到3年的时间;这基本就是市内船厂搬迁所需的时间段。瀚海狼山(匈奴狼山)个人认为,说到底,现在的综合状况,是不允许任何一种主力舰的生产线再出现完全断档。即使要搬迁,也是同一船厂民品线。比如最拿手的LNG线的搬迁,其实这方面早在几年前就已经开始。市内厂的民品线早就在市外有了成熟的新生产基地。新规划的基地不过是2期工程而已。因此目前的30万吨坞包括配套的厂房生产线仍然可以继续正常的生产。等2期基地建设完成,完全理顺了。再整体搬过去不迟。期间的型号生产都不会耽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