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探客: 美英法在叙利亚“假打”,特朗普寻找一个体面撤军的台阶?
2018-04-15 07:51:05



  美国当地时间4月13日夜,特朗普下达“开火令”,美军向叙利亚目标发射导弹,实施精确打击。同时,英法两国也同时动武。根据俄方统计,美英法通过军舰、战术飞机和B-1B战略轰炸机向叙利亚发射了100多枚导弹。大马士革上空被浓烟笼罩,叙利亚方面声称已经拦截20多枚导弹,还感谢俄罗斯发来的警报,因为遭受空袭打击的位置已经提早完成了疏散。叙利亚总统阿萨德谴责美军攻击本国是一种野蛮行为。


此前,俄罗斯已经警告美国,如果胆敢对叙利亚发动攻击,俄军会击落美军导弹,甚至会摧毁发射导弹的平台。而特朗普则嘲讽地说:“你们做好准备,又快又好又智能的导弹将攻击叙利亚。”他还恐吓俄罗斯和伊朗,必须为阿萨德的所作所为负责。双方都撂了狠话,一场大战看似不可避免。
不过蹊跷的是,美军此次下手特意强调用4个字:“精确、有限”,没敢放飞自我。精确,就是要教训叙利亚;有限,就是避免陷入一场大规模战争。简而言之,就是避免让战火殃及人口聚居的稠密区,尤其要保护俄罗斯人员,绝对不能激怒北极熊,最后变成美俄对决。“海外探客”认为,这次战事充满了演戏的味道,总体而言就是“假打”,并非一场“灭国战争”。特朗普实际上就是想寻找一个体面退出叙利亚的台阶。
1、有俄军在,西方集团并不敢推翻阿萨德
经历7年的混战之后,阿萨德在俄罗斯和伊朗的帮助之下已经缓了过来,攻克了反对派大本营东古塔,控制的领土从20%扩大到55%,打通了多个大城市之间的联系。实际上,阿萨德已经重新掌控了叙利亚。西方面临竹篮打水一场空的窘况。如果没有西方的持续“输血”,反对派已经难逃覆灭的命运。从某种意义上来讲,这次动武不过是西方撤出的前奏。


美英法压根就没想推翻阿萨德,这也是俄罗斯能够容忍其“假打”的红线。想当年发动海湾战争时,西方集团占有道义高地,足足调集了6个航母战斗群,参战人员66万人,至少34个国家参与了军事行动,但最终的结果还是没能消灭萨达姆,又让其顽强地挺了10多年。这次对付有俄罗斯罩着的叙利亚,美英法虽然调集了航母战斗群、战机和核潜艇,但这点兵力只能说是“闹着玩”。由于俄罗斯在叙利亚部署了相当的兵力,西方也并不敢针对阿萨德进行“斩首行动”,这恐怕也与美俄在幕后的沟通与谈判有关。而在开战之前,叙利亚早就已经把自己的战机和重武器都转移到俄罗斯控制的军事基地里,受到S-400反导系统的保护,以免被美英法摧毁。这足以证明美俄之间的“有商有量”、配合默契。
西方袭击的目标都围绕“化武”展开,首轮重点打击的对象有3个目标:一是科学研究中心(SSRC),二是位于霍姆斯附近的所谓的“化武贮存处”,三是靠近“洗衣粉贮存处”的一个军事设施。匪夷所思的是,重要的大马士革机场并未受到袭击。叙利亚方面表示“毫无压力”,还嘲笑西方媒体夸大了美英法的打击力度和规模。当然,对满目疮痍的叙利亚来说,这点损失都已经感觉不到痛了。
如果仅仅是敲打叙利亚泄愤,并不会对地区局势与国际战略产生什么影响。除了增加平民伤亡、损坏财产、增加废墟之外、制造新的灾难之外,不会产生任何积极效果。
2、美英法贼喊捉贼,在道义上站不住脚
就在美英法发动袭击之前,叙利亚方面已经指出“某些外国势力伪造了化武事件,有外国特工参与表演了这出闹剧”,正是在美国、法国、土耳其和沙特的纵容与帮助下,叙利亚反对派才获得了化武。而俄罗斯则声明已经掌握了“无可辩驳”的证据,足以证明4月7日的化武攻击事件由西方一手策划,本质上就是“贼喊捉贼”。俄叙两国都提出尽快派遣“禁止化武组织”的调查团。


不过,西方刻意忽略、掩盖与湮没了叙利亚与叙利亚的声音。欲加之罪,何患无辞?真相已经不重要,重要的是攻打叙利亚就是目的。这一点全世界都看在眼里。甚至一些欧盟国家的民众已经公开反对美英法的滥用武力,希腊人民上街焚烧了美国国旗,表达对特朗普的愤怒。在道义上,美英法早已破产。
美英法无视俄罗斯之间的警告,悍然动手,令俄方极为不满。俄方撂下狠话:作为一个核大国,不会对此坐视不理,对叙利亚的打击是美国的挑衅,也是对俄罗斯的“侵略”,可能导致不可预测的后果。俄外长拉夫罗夫也提醒西方:如果介入叙利亚战事,将导致新一波难民潮涌向欧洲发达国家。受害的是欧盟,而非得到海洋保护的美国。
俄罗斯义正辞严地指责美英法违反了国际法,践踏了叙利亚主权。俄驻美大使安东诺夫向美国发出警告:威胁到俄罗斯的行动不会没有后果,美英法要负所有责任。美国作为最大的化武持有国,在道德上没有权利指责别国。俄方还嘲讽特朗普:国际关系不能取决于一个总统早上醒来时的心情。
但俄方同时也表示,美英法3个国家的导弹没有进入俄罗斯的防空区域。探客认为,这个表态的有这么几重意思,首先是美英法并不敢招惹俄军,其次是美俄目前并没有直接爆发冲突的可能,三是美英法保持了一定程度的克制,没把事情做绝,还有的谈。
3、美国赚了面子,俄罗斯得到了里子
骑虎难下的是特朗普,他早就下了“48小时最后通牒”,结果48小时过去了,却迟迟没有预想中的大规模军事行动。这已经引起了质疑与嘲笑。他在4月12日在社交媒体上辩解“从来都没有说过何时对叙利亚发动袭击,可能很快也可能没那么迅速。”白宫也表示总统尚未作出最后决定。


在是否动武的问题上,美国内部也有矛盾。特朗普的新任国家安全顾问博尔顿是一个“好战者”,主张动武,而美国防长马蒂斯虽然绰号是“疯狗”,这次却极力避免激化矛盾。马蒂斯4月12日甚至向国会报告“没有确凿证据表明在叙利亚杜马镇有人使用化武,需要派人过去调查”。
靠着军工、能源、金融三大财团上台的特朗普,现在越来越倾向于用铁拳解决问题。前国务卿蒂勒森代表的石油财团与俄罗斯之间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在解雇了蒂勒森之后,特朗普在中东问题上少了束缚,已经开始转向激进。事情如果拖下去,最尴尬的很可能是特朗普。而此次恐袭叙利亚,很可能也是为了“毁证灭迹”,只有什么都找不到,才能为这次动武勉强找到一个理由。
特朗普下令收拾叙利亚,恐怕盯着的还是国内,为的只是自己的私利。只要能摆脱“通俄门”的压力,只要能对内证明自己的强硬,他不会考虑别国的困难。普京刚刚胜选,就殴打俄罗斯保护的小伙伴,这无疑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稀释美国民众对特朗普“通俄门”的不信任感。而特朗普下令开火之后,最不满的是国会,议员们认为特朗普没有得到授权。
最终的结果很可能是特朗普得了面子,普京得了里子,最终得到叙利亚的还是俄罗斯。众所周知,叙利亚的主要反对派已经抛弃了沙特和卡塔尔,转而与土耳其合作。而在4月4日,俄罗斯、伊朗、土耳其在安卡拉举行“第二次叙利亚问题峰会”,已经宣告美英法的出局。特朗普早就想从叙利亚撤军,还自我表扬“是我消灭了叙利亚的IS组织”。不过,笑到最后的才是赢家,美国可以用一场胜利终结在叙利亚的行动,而俄罗斯则取得了战略上的主动权,捍卫了在中东的势力范围。用一次强硬的空袭向普京认输,特朗普终于可以甩掉叙利亚这个包袱了。(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