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向日本砸出“组合拳”。7月10日,韩方决定在首都建立一座日军“慰安妇”博物馆,此外还计划设“慰安妇”受害者纪念日,并审查和最终推翻韩日两国之间的“慰安妇协议”。日本随后针对慰安妇史料申报“世界记忆名录”而表示抗议。7月11日,韩方驳斥了日方的抗议,并严正表态:必须让后世牢记慰安妇问题的真相。
趁着文在寅的前任有点懵圈,安倍半哄半骗的让韩方签署了“慰安妇协议”,以区区10亿日元(约合6000万人民币)的代价就诱使韩方放弃了在慰安妇问题上的一贯立场。这也是安倍政府在外交上为数不多的重大成绩之一。丧失道义的日本也由此占据了规则的高地:以维护契约的名义,继续羞辱韩国。昔日的加害者摇身一变,反而成为了监督者,监督受害者履行屈辱且不公的协议。而韩国国内也分为两派,少数人(以亲日者居多)认为必须遵守协议,过去的历史就应该翻篇,而多数韩国人认为日本根本没有道歉,更没有反省,这10亿日元根本就是施舍。
安倍的投机取巧,反而激起了韩国民意的反弹。日方罔顾事实,对谢罪避而不谈,只揪着“协议不可逆,必须履行”这一点不放,更是令绝大多数韩国人愤怒。日方自作聪明,为了逼迫韩方撤除釜山总领馆前的“和平少女像”而召回大使,结果发现韩国人的意志坚如铁,不得已又让大使灰溜溜地返韩。
在此期间,韩国人在世界各地不断树立起新的“慰安妇少女像”。从加州到澳大利亚,从德国到加拿大,这一座座塑像都让世人牢记日本侵略者的罪恶,昭示公理与正义。
入主青瓦台的文在寅刚刚就任,就接到了安倍的电话,他明确告知安倍:“大部分韩国国民在情绪上无法接受”,因此要么修改,要么就废止。而安倍则居高临下地教训韩方:即使换了政府也必须承认这个协议,负责和履行很重要,这是国家信用问题。
事实上,最蔑视国家信用的就是日本。1993年,时任日本内阁官房长官的河野洋平承认日本强征慰安妇的史实。“河野谈话”成为日本对待慰安妇问题的正式态度,也是包括中韩在内的受害国所坚持的底线。但安倍政府上台以来,百般抵赖并找各种理由修改“河野谈话”。2014年日方公然否认“河野谈话”,招致多国强烈批评。
安倍政府的主张是“慰安妇”问题从法律上已经终结,只是从“人道主义”角度讨论即可。而日本希望达成协议,就永远不要再重提“慰安妇”问题,这段历史最好逐渐被人类遗忘。
日本自己不拿“国家信用”当一回事,却强制要求别国唾面自干,证明其骨子里依旧还是那个罪恶的国家。为了道义与尊严,韩方这次义无反顾地抛弃了所谓的“国家信用”,在日方看来既任性又蛮横,公然违法约定,但在受害国看来,是勇敢的义举。“海外探客”认为,世界任何一个坚持正义的国家都应该为韩国点赞,并支持韩国的决定。
最近一段时间,为了破除日本在国际上的谎言,韩方发起了大规模反击行动。韩国民间团体举行第1290次示威,要求韩国当局对日本强硬。6月22日,韩方向上海师范大学中国“慰安妇”历史博物馆捐赠2000部韩文指南。7月5日,韩方公布了7名日军随军“慰安妇”(包括韩国人)的18秒影像资料。纽约时报广场也成为揭露日军暴行的宣传基地。
韩国并非孤军奋战。2016年5月,来自中韩等11个国家和地区的民间组织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申请将2744项记录收录“世界记忆名录”,此次挖掘出的影像资料将起到重要的助推作用。
事实上,慰安妇问题不是日本与几个亚洲国家的问题,而是全人类的问题。慰安妇史料申遗成功,则人类尊严得以确立,否则人类尊严将再次蒙尘。正如韩方所认为的那样,慰安妇博物馆是“女性人权的圣地”,更是对正义的彰显和对良知的维护。
日方最善于以正义之名行不义之事,不停指责韩方违约。对,韩方的确违约,但这是全人类(除了日本人)都赞同的违约。中方在这个问题上必须与韩方站在一起,共同揭露日本的恶行,必须让日本永远跪在良知的审判台下,让全世界都牢记日本侵略战争之黑暗,以维护现下的光明。(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