瀚海狼山:当年海军如何唱10年空城计?
2019-06-17 07:38:51



当年军工最压抑的一段时间,恐怕很多人还记忆犹新。其实军工憋屈,说到底是军队要忍耐。但是人都是要吃饭的。因此各种问题也就不足为怪了。在家里怎么折腾都没事,可一旦遇到点事情,就看出问题在哪里了。88海战,导弹护卫舰居然一枚反舰导弹也没带!结果让对手在眼皮底下跑了一艘船,本来可以把这艘船当做国产反舰导弹的第一个理想打击目标的。事后还被占据了战场区域内的鬼喊礁至今。不过多亏炮弹带的足够,一顿舰炮下来,基本解决问题,主要原因是对手就是些登陆舰,没什么正经的舰载固定武器,其中一艘还是我们赠送的。但无论怎么说,以一人受伤而歼敌数百,也算是古往今来外战中罕见的战损成果之比。只可惜没能乘胜追击扩大战果,因为害怕对方的陆基飞机加反舰导弹而赶快全舰队退战场,而实际上对方飞机根本没有出动,也无远海精确反舰能力。
不过此战也让海军内部感到没有像样的舰载防空能力的切肤之痛。自己搞了一个红旗61,结果却不会折叠弹翼,就在护卫舰前面搞了一个惊人体积的6 大桶,当即把各国情报部门吓了一大跳,以为内部有什么惊天动地的新型大杀器。谁知道里面就是一根牙签一样的短程防空导弹。和当时军工的整体状态颇为相似。外面看着很大内部却极其空虚。而这根牙签导弹的性能也着实让人摇头,最大射程不过15公里,最大实际接战距离也就10公里左右,只有一次拦截机会,而且基本没有能力拦截当时已经流行的掠海反舰导弹。因为最低拦截高度高达几十米,根本就不在反舰导弹末端攻击的高度之内。最多也就拦截一下对手的攻击飞机。但看马岛实战,攻击飞机也是贴海面而来。说到底,一旦用这种导弹来实战,可能什么都拦不住的概率很高。
海军真正具备在海战中拦截来袭的飞机和反舰导弹目标的能力,瀚海狼山认为实际上是从国外引进来现代级驱逐舰和配套的技术开始,特别是其中的施基利1防空导弹系统。才发现前苏联拦截掠海目标的思路是用高抛弹道先把导弹发射出去,引导头锁定目标以后才俯冲攻击。这样拦截窗口就大大扩张,拦截概率也大为提高。但是这种高抛弹道需要特殊的弹道算法。施基利1防空导弹系统国产化后,让国内主战舰艇的最低拦截高度降低到X米以下,而现在已经可以降低到0.X米,再低没法低了,因为再低目标和拦截弹都要钻到海浪里去了。其实不但舰载防空导弹是唱了10年的空城计,就是水下的杀手锏,各种潜艇带了几十年的主要攻击武器的鱼雷,也无法和强敌一战。因为在引进基洛877常规潜艇和配套的双平面鱼雷以前,国内所有潜艇携带的实战鱼雷,基本上还是上世纪50年代从苏联引进的单平面鱼雷技术。也就是只能打水面目标,而基本不能变深打击对手的潜艇。这种情况下,若当时就和美日的先进核潜艇甚至常规潜艇直接怼上,结果可想而知。


除了常规海战系统大多数在唱空城计,而战略系统更是彻底在唱空城计。第一代潜射战略导弹在1988年目标艇发射成功,此后基本就成了冷板凳加摆设。而实际上第一代战略艇最多就带过2枚弹,而且实际能力就是把这2枚弹打出去!上面问陆地仓库里还有几枚备用弹,结果回答让上面一头黑线!都这个样子了,要不是上面直接到某厂视察。这后续艇都要打算下马了!遇到情况,下决心往彭佳屿外海打几弹,还被对方知道了是空包弹。海军的大发展,基本是本世纪的事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