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航母进入大众视野之后相关舰载机技术的研发就成为外界猜测的对象,起初很多人认为俄罗斯将是中国获得先进舰载机的唯一途径,但是俄罗斯似乎非常惧怕中国剽窃它们的先进技术,在苏27SK的前车之鉴上俄罗斯不得不小心!为此俄罗斯军方要求中国要一次性购买足够多的舰载机,才能出口。这就是苏联时代定型投产的苏33舰载机,俄罗斯甚至提出要我们购买50架的数量,这明显是一种敲诈,因为我们当时只有一艘航母最多使用24架舰载机,一口气买这么多只能是给俄罗斯送钱花!况且舰载机是航母的作战主力一旦受制于人,到战争时期很可能无法得到补充,届时整合航母舰队就无法出海作战。所以我国军方迫切的需要国内航空企业开发一款有自主产权的舰载机。当俄罗斯的进口通道被堵死以后我们不至于受制于人。此外还有一个国家可以让我们获得前苏联的舰载机技术,这就是乌克兰。
乌克兰是前苏联主要军工技术产业集中地,它拥有完善的航空工业基础。著名的苏33舰载机就出自这里,至今乌克兰还保留一架苏33的原型机,这就是T10─3。这是苏33的第一架原型机,它使用的还是不可折叠机翼设计,不过有了这架原型机我国工程师就有了参考对象,并用我国仿制苏27的经验和技术来设计制造自己的舰载机!这就是后来的歼15。起初普遍认为我国舰载机会像苏联那样,在原有陆基战斗机的基础上延伸而来。苏联的苏33就是以苏27为基础改进升级而来舰载机。我国仿制苏27的技术已经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了!我们自主制造的歼11已经批量服役部队,使用新一代机载电子设备的最新歼11BS战斗机,已经具备了一流的作战能力,我们完全可以像苏联那样由此开发一款国产舰载机。
从陆基战斗机过渡到舰载机并不是那么容易的!建造舰载机有众多技术上的难点需要突破。其一,舰载机在航母甲板上起降时需要具备较大的抗冲击和弹射能力,以及在海上运行所必需的抗腐蚀能力,因此舰载机的材料技术突破难度很大。其次,舰载机在折叠翼、发动机、起落架设计方面和一般飞机区别较大。中国技术人员不可能在航母下水前的短暂时间内解决这些技术问题。所以引进苏联苏33舰载机的原型机就是为了加快技术公关速度,更快的让国产战斗机下线服役。值得注意得是苏33舰载机并不是适用于现代海战的舰载机,作为苏联时代的机型,它是单座制空战斗机不具备多用途攻击机的通用能力,美国航母早已经淘汰了单一性能的作战武器,全部采用多用途作战飞机F/A18超级大黄蜂战斗机。因此我们也应该发展类似的多用途战斗机。
此外,一架歼15或者后续改进的多用途战斗机并不代表我国的舰载机事业告一段落,我们还相差很远,舰载机按照它的使命可以分为战斗机、攻击机、反潜机、预警机、侦察机、电子战飞机等等!按照起落方式又可以分为常规弹射起飞、垂直起降、滑越式起飞等等!根据作战要求不同也有不一样的舰载机。比如美国的海军几乎天下无敌没有防空压力,它的舰载机最多的是充当攻击机角色,所以美军全面淘汰了制空战斗力F14雄猫,全部使用F/A18大黄蜂多用途战斗轰炸机作为舰载机。而俄罗斯的航母舰队主要承担防空任务,攻击任务都交给水面作战舰艇,所以它装备的都是苏33空优战斗机。因此我国也需要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适合自己的舰载机搭配方案。
此外舰载机不只有战斗机一种而已,不同类型的舰载机还担负着预警指挥、反潜以及运输补给等重任。舰载预警机是航母的“千里眼”,它能决定航母编队能看多远。美国航母装备的E-2C预警机,对大型空中目标的探测距离超过500千米,而且还能远离航母数百千米进行预警,这是舰载“宙斯盾”系统的SPY-1雷达所不能比拟的。舰载反潜机是航母的“护身符”。类似S-3 的舰载固定翼反潜机依靠其长航时和远航程可完成舰队外层反潜任务。而舰载反潜直升机则可以对航母起到贴身护卫的作用。此外,大型航母还会编制C-2这样的舰载运输机,承担重要货物运输任务。可以说我们有了歼15之后还有很多型号的舰载机需要研制。(利刃/季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