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上个月,航天科技集团首次公开了我国登陆火星的探测器真容,就在今天,相关单位又公布了一项振奋人心的消息!
据央视新闻客户端11月14日报道,当天,中国国家航天局邀请部分外国驻华使馆及国际组织人员,赴河北怀来观摩中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着陆器悬停避障试验,并参观相关试验设施。
这是中国火星探测任务首次公开亮相,而此次悬停避障测试的成功,也意味着我国距离火星探测任务又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上图中的这个巨大的铁架子,就是此次用于模拟火星重力环境的高塔,我国的火星探测器包括巡视器都进行了一系列的测试,包括悬停、避障、缓速下降等科目。
可以看出,火星探测器的外观和月球探测器有着很大的差别,这是因为和月球不同,火星上还残留着一部分的大气,这就意味着,想要在火星上成功着陆,要比在月球上困难的多,需要多种手段配合。
当年的美国火星探测任务,就采用国多种着陆方式,比如说美国的勇气号火星探测车,采用的是气囊弹跳式着陆方式。
这种着陆方式实际上就是在着陆器四周布满气囊,待到着陆器距离地面一定距离时,气囊瞬间充满气体,作为着陆的缓冲机构,这种着陆方式成本比较低,但是着陆的精度非常差,并且只适合小质量的探测器。
再比如说美国的好奇号火星车,采用的是空中起重机式着陆方式,整个过程大概是这个样子:首先一个防热罩和降落伞将会减慢“好奇”号的下降速度。
随后它会抛掉防热罩,接着在1500米的高度上与降落伞分离,留下探测车系在下降级的底部,下降级启动8台火箭引擎,载着探测车盘旋下降。
接着“空中吊车”登场了:下降级放下系绳,使探测车缓缓向地面降低,同时车轮和车底支架展开,最后车轮安全触地,“好奇”号切断与母船之间的系绳。
这种着陆方式最复杂成本最高,技术最先进,可满足重量更大的探测器软着陆要求,能精确着陆。
此次我国实验的这种火星探测器着陆方式,应该就属于空中起重机式着陆,可以说是一步到位。
通过上面的描述我们也能发现,仅着陆的这短短的一段距离内,整个过程就包含了从抛大底抛背盖,到火箭发动机启动反推减速,再到着陆器悬停成像并避障机动,最后到缓速下降实现着陆等多个步骤,可以说是相当复杂;
所以必须要在地面上进行充足的测试,才能保证整个系统的稳定性。
据了解,我国的这一次任务将会一次性的完成绕、落、巡三哥任务,这在世界上还是头一回。相信很多人都觉得航天部门是不是有些太着急了。
之所以会这样,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火星探测的时间窗口实在是太紧张了,由于火星和地球运行的轨道不同,所以实际上地球距离火星的距离不是固定的;
这其中最近距离大约为5500万公里,每26个月才有一次,而下一次就是2020年,在往后推,那就要等到两年多以后了。
所以这一次,航天科技集团必须抓紧明年的火星冲日”的最佳窗口期期间发射,并在一年之后登陆火星开展相应的科考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