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字面上理解,这其实两个不同的概念,土鸡里面既有母鸡也有公鸡,公鸡里面既有土鸡也有圈养鸡。但不管如何转换概念,他们都还是具备一个共同的本质,那就是他们都是鸡。正如土耳其和法兰西。法兰西一向以高傲的高卢大公鸡闻名,土耳其也被我们的网友戏称为土鸡。实质上,他们的本质都是国家,也是一个近两年饱受恐怖袭击,政治动荡的国家。而就在这两天,他们俩相继占据了世界各大媒体的头条,相比较起来,咱们的那位爱抢头条的汪先生,就惭愧多了。正是“头条虽不易,自戕看客多,若能破腹去,观者如潮水。”
法国的国庆日恐怖袭击,土耳其的政变,在我们来说,其实就是看客。不过虽然是看客,也当从这些事件中吸取教训,汲取经验。千万不能为了上头条,把看客的身份变成当事者,那是我们绝对不希望的,也是我们需要绝对警醒的。
他们两个国家其实有点不厚道,本来这几天我们的南海仲裁案是稳占各大媒体头条的,被他们这样一来,很轻松的就占据了头条位置,以至于我们刚刚展开的对于假仲裁庭,真临时工的批判被弄得不温不火,实在是有些窝火。我很阴暗的想,难不成法国和土耳其就那么维护美国的利益?宁拼一身剐,也要把我们的头条拉下马?不至于让美日在南海仲裁上太尴尬?转念一想,大概不至于。毕竟,这是伤筋动骨的事情,当黄盖,也得有个度儿,不然的话,一百军棍下来,也是有可能一命呜呼的。所以,我认为,此次法国的自爆卡车,土耳其的军人政变应该都是必然的,绝对不是弄虚作假的。
法国的事情,基本上没有什么异议,但对于土耳其此次政变,有人揣测,这是老奸巨猾的埃尔多安自导自演的一出戏,目的就是为了打击国内的异己分子,趁着此次政变巩固自己的政权,使自己的共和制改革没有阻挡,也必然会带着土耳其从世俗化的道路上偏离,进一步土耳其走向严格的宗教国家。
甚至更有人推测,这是土耳其和美国演的双簧,为的是让土耳其尽快加入欧盟,填补英国的空缺,好让美国在失去英国这个埋藏在欧盟的内线后,能够有一个新的线人。
要说前面一个还算有点靠谱,后面这个其实就真的有些无语了。不管土耳其怎么耍幺蛾子,想要加入欧盟也是难上加难。当下的欧盟已经够乱的了,再把一个不省事的土耳其放进来,岂不是给自己添堵?这件事别说美国没有能力逼迫欧盟接受,就是有能力,,也得土耳其自己争气。再者说,即便土耳其真的进了欧盟,他怎么可能取代英国在欧盟的位置,他要有这个能力,早就进欧盟的,还要弄什么苦肉计?
好了,咱们也别在它人的推测上纠结了,还是说说自己的看法吧。法国和土耳其发生的事情,都是能够产生深远意义的。对于未来欧洲,甚至世界的格局都会有着影响。对于我们的一带一路布局,也会有着蝴蝶效应般的意义。
法国,装逼容易被打脸。
法国,是一个很爱装逼的国家。二战以来,他基本上没有干过什么实力对撞的事情,二战的时候,抵抗的人都跑到了英国,剩下的都在和德国人玩哥俩好。戴高乐时代,倒是强硬了一把,硬顶着不跟美国玩北约游戏。也展示了自己一些公鸡本色。可是接下来,靠着二战和戴高乐时代的一些老本,他就开始了装逼。把自己打扮成这个世界的救世主,整个地球唯一的优雅民族。他们开始大量接受来自非洲和中东的移民,并对于由移民带过来的宗教毫无限制的尊重,说白了,也就是装逼。但仅仅这样还不够,他还要装更大的逼。那就是进行彻底的舆论自由。也就是说,他一边放任伊斯兰教在国内蔓延,一面任凭查理周刊之类的反伊斯兰极端言论肆意散播。法国政府以为,只要都给予最高的尊重,最大的自由,想必大家都会相互理解,最终是相逢一笑泯恩仇。可事实上是,这两种极端的无约束蔓延,导致了法国国内的矛盾愈演愈烈。在叙利亚危机没有爆发之前,法国的这种矛盾体现在一年一度的烧汽车节上。自2005年开始,这种骚乱就像年度盛典一样,每年都会来一次。而随着欧债危机带给法国的影响越来越明显,烧汽车已经不能满足那些极端者的快感了。他们需要更大的发泄来满足自己的失落。而此时正在茁壮成长得IS给了他们发泄的源动力。也正缘于法国在宽容与极端,开放与保守之间的矛盾没有做积极的调整和应对,所以,此起彼伏的爆炸声才更容易在法国响起。一者是矛盾的激化,一者是管制的无序。法国,早已经不是拿破仑时代的法国了,它实际上就是一个蹩脚厨师不分配伍,乱放辅料熬出来的一锅粥。看起来缤纷多彩,吃起来难以下咽。德国,因为其民族的自律性,英国因为其政治的灵敏性,从而都在尽量避免此类事情的发生,【其实在这之前,英国已经吃过大亏,所以,他们才对欧盟的移民政策强力抵触。这也就是他嗅出了其中的危机。】,而法国发生的这一切,或许只是一个帝国衰落的开始,同样,它也预示着欧洲所谓的文明必然会受到严重的挑战,直至分崩离析。
土耳其,不是衰落,而是夭折。
911之后的两场战争,因为美国需要在中东有一个靠得住的战友,以便打击中东当时的强人们,在穆巴拉克、卡扎菲和萨达姆相等继倒台或殒命之后,中东的强人位置出现了空缺。而为美军提供军事基地和打击空域的土耳其趁势而起,埃尔多安审时度势的选择了靠拢美国,让他在阿拉伯乃至于伊斯兰世界获得了巨大的名声。从那时起,他的个人私欲也就开始极度膨胀。一时间忘了自己是谁。迫不及待的想要恢复自己致力的奥斯曼帝国的荣光。他把最主要的目标对准了自己的邻国--曾经的朋友叙利亚。这里面有着多重考量,最重要的是,假如有机会吞并或控制叙利亚,那么奥斯曼时代的版图将会得到很大的恢复,再者,通过叙利亚可以进一步打击库尔德人,让困扰多年的库尔德工人党的问题解决在境外。所以,我们看到,当年美国入侵伊拉克肇始,土耳其人就迫不及待的越境打击库尔德地区,并且直到现在,还在库尔德地区存在着一定的武装力量。
可是,傍上大款就是大款了吗?显然不是,虽然土耳其在一定程度上为美国效了犬马之力,但在美国人眼里也只能是算是一条狗。2010年,以色列封锁加沙,巴勒斯坦人民苦不堪言,缺水缺粮缺古兰经。整个阿拉伯在以色列的淫威之下,噤若寒蝉,无人敢于越雷池一步。这个时候,正在春风得意的埃尔多安看到了机会,以为凭借着自己是美国朋友,地区老大的这一身份可以捋一下以色列的虎须。于是派出了掺杂有美国公民的所谓的人道主义救援船,想要冲破以色列的封锁,对加沙进行援助。可是以色列一记耳光下来,埃尔多安丢了十条人命,丢盔卸甲的跑了回来。由此,埃尔多安开始走上下坡路,也就是在还没有登顶的时候,他就要夭折了。不过,当时的他或许还没有意识到,所以才紧接着挑起了叙利亚之乱。也为自己埋下了一颗苦涩的种子。他不知道,虽然他背后靠着的美国这座大山,但叙利亚的后面也有着两只强大的手掌在支撑着。埃尔多安的如意算盘是,既然中俄在利比亚事情上既不出工也不出力,那么在叙利亚或许同样如此。但不幸的是,他想多了。中俄在这件事上居然一改之前的萎靡不振,强势出击。从而导致了叙利亚长达五六年的持久战。而美国也并没有如埃尔多安想要的那样给力。
事不宜迟,迟则生变。久拖未决的叙利亚由此产生了诸多的怪胎。IS正是其中最大的一个。本来他们在叙利亚玩得很愉快,甚至都逐渐蔓延到伊拉克。但在俄罗斯和伊朗的强力支持下,这群乌合之众终于逃脱不了鸟兽散的命运。祸水被引进了土耳其。当然,IS的美国背景也是原因之一,利用is的力量,迫使土耳其在难民问题上对欧洲施压,让有了离心美国的欧洲乱成一锅粥,好让美国从中渔利。在这一点上,土耳其或者埃尔多安的政治智慧和政治眼光比起美国来,那就是天壤之别了。一个迅速夭折的土耳其出现在我们面前。
此次土耳其政变,正是在这种大背景下发生的。埃尔多安想要挽住渐行渐远的权利,一系列的爆炸声让土耳其人难免心有余悸,军方的某些人不愿意看见埃尔多安一家独大,实行独裁,IS和库尔德人在一片混乱的土耳其找到了做事情的机会。所有的因素加在一起,导致了土耳其现在的局面。
但我们也看到了,土耳其的老百姓比起其他中东国家,显然多了一份明智和成熟。他们走上街头,对于政变者发起反抗,并没有要让这次政变有成功的意思。这里面,我们对比一下法国,其实可以给我们很多经验和教训。
土耳其的政变者之所以没有得到民众的支持,并不是说民众就是支持埃尔多安的,而是他们早已经目睹了中东这么多年来的起起落落,怎样才会有一个安全的生活环境,他们既是目睹者,也是体验者。所以,他们不希望看到自己生活在一个战乱频仍的国家。这主要得益于土耳其成熟的世俗化,让他们有了看清这个世界本质的机会。由此可见,宗教国家的世俗化是一条不错的道路。世俗化让极端原教旨主义的生存土壤变得薄弱,甚而难以生存。没有民众的支持,就很难得到最终的成功。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努力消除世俗化的埃尔多安,其实这次正是依靠世俗化的力量才得以免除杀身之祸。不过,可以预期的是,未来的埃尔多安政府必然会进一步清洗主张世俗化的军方,巩固自己的宗教权位。而未来,土耳其也必然会爆发更大更多的此类事件。
而法国,放任和无原则的政治环境。导致了恐怖袭击的频发。但我们也可以看到,在法国,其实也没有政变的基础,只有暴力的土壤。这是和土耳其一样的,只是,土耳其的政变基础虽然变弱了,但还是有可能存在的。法国虽然没有政变基础,但暴力冲突的可能性是很高的,正如土耳其,他的暴力事件也是难以解决的。
由此我们可以知道,在我们国家,维护民族的凝聚力,让根本性的改变无立足之地是必须的,加强国家的安全措施,包括舆论宣传,政策制定,让暴力性冲突没有土壤也是必须的。我们应该让民众切实感受到危机的存在,更要让民众对于国家的未来充满信心。由公鸡和土鸡熬成的鸡汤,我们择其有营养的而喝之,滤其糟粕而弃之。我们是一个海纳百川的民族,我们是一个去芜存菁的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