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化及区域整合的大潮流趋势中,台湾要如何突破目前这种「闷经济」的困境?检视自身条件,放眼世界格局,依循经济规律,很清楚的是,与大陆做进一步整合、走向统一是最佳的选择。
台湾先天上是一个规模不大,纵深不足的经济体,所以,必须善用本身的比较优势,连结境外的互补资源,形成有竞争力的要素组合,发展产业,开拓市场,才能成长发展。与大陆合作进而统一,台湾的经济才有宽广的前景。
首先,大陆提供了巨大的市场机会。今天的大陆已经是一个GDP超出10兆美元,比台湾大上20倍的经济体,即使成长速度放缓,在可见的未来,仍将创造巨大的市场机会。以「十三五」规画所企求的6.5%成长率来说,大陆每年至少新增1.3个台湾的经济量体。同时,从全球金融海啸以来,大陆对于世界经济成长的贡献,就经常大于美国加上日本。
当我们冷静客观地找寻台湾未来的市场机会时,能够无视于海峡对岸的成长动能吗?大陆早就是台湾最大的贸易伙伴和贸易顺差的来源,如果没有大陆的动能,台湾这些年来将不知是何种景况。台湾当然应该开拓其他的市场,却不能以牺牲大陆的机会为代价。
其次,大陆拥有着丰沛的互补资源。海峡两岸从不相往来到大陆迅速跃升为台湾最大的贸易伙伴,原因无他,因为大陆拥有许多可以和台湾互补的资源。从过去便宜的劳动力和土地,到现在不断增长的消费能力和市场规模,都能突显台湾的优势,弥补台湾的劣势。台湾叫得出名号的国际级企业,有那一家没用到大陆元素?
由于语文相通,地理邻近,人脉亲密,台湾本来就享有运用大陆元素的优势,可以将之转化为吸引外来投资和开拓国际市场的强项。可惜的是,从李登辉的「戒急用忍」开始,台湾总是在两岸要素流通上设下门禁,筑起壁垒,耗损机会。展望未来,台湾还要作茧自缚吗?
大陆正在引领新的经贸规则,从主导RCEP的谈判进程,规画「一带一路」,成立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加入IMF的一篮子货币,牵头第五代行动通讯的传输标准,到呼吁构建电子商务的世界贸易平台,大陆正一步步迈向世界经贸规则的领导地位。
结合了海归人士和本土人才,并向全世界吸收养份,大陆正在打造日趋厚实的科研基础和产业生态。「十三五」规画以「创新」作为领衔的发展理念,提出了「先发优势」的说法,更展现了大陆意图成为世界领航者的雄心壮志。其中所蕴含的动能,台湾要视之为机会,还是威胁?
不务实面对大陆,台湾的诸多努力,恐怕只能事倍功半,甚或徒劳无功。经济上,台湾并没有太多选择空间,如果不愿意和大陆做进一步的整合,台湾就得甘于自我边缘化。这是先天条件和后天时势共同形成的基本格局,也是台湾无可逃遁的大势所趋。
对于两岸关系,蒋经国时代曾有一句豪语:「台湾的前途在大陆,大陆的希望在台湾」。可悲的是,后继无人,一再蹉跎,彼长我消,时不我予。今天,两岸关系再度走到了历史的重要节点,大家真要好好想一想,台湾的前途在那里?统一或分离,答案已经很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