坦克是具有强大直射火力、高度越野机动性和坚强装甲防护力的履带式装甲战斗车辆。是地面作战中的主要突击兵器和装甲兵的基本装备,它可以在复杂的地形和全天侯条件下担负多种作战任务。二次世界大战后,各国越来越重视以坦克为主的装甲部队的发展,使军队具有高度的机动能力,强大的突击能力,同时又具有很好的防护能力。而随着坦克的出现在世界上也掀起了研制与装备反坦克导弹的热潮。到目前为止,世界各国已经开发的反坦克导弹近60种,装备数量近百万发,在几次典型战争中,反坦克导弹发挥了显著的作用。
我国从60年代开始,也着手进行开始了“红箭”系列反坦克导弹的研制工作,红箭-73是我军装备的第一代反坦克导弹,此后红箭-8、红箭-9、红箭-10反坦克导弹相继问世并装备部队。
其中红箭-8反坦克导弹是中国自己设计的武器之一,它设计时充分考虑到单兵的体能因素和战场的实际因素,设计时要求质量较小。所以该导弹的弹径为120毫米,长875毫米,重11公斤左右,4人一小组就可携行作战,也可由车载或直升机载。该导弹还结合了法国“米兰”导弹系统的丢弃型发射管,因此制造工艺不复杂,成本低廉,可以在战时大批量装备。该导弹采用有线制导,红外半主动控制,用于攻击100-3000米范围内的装甲目标或防御工事,射速2-3发/分。
经过大量的射击试验证明,红箭-8反坦克导弹具有制导精度高、飞行可靠、命中率高、破甲威力大和使用方便的特点,在测试中曾经取得了60发射击,58发飞行可靠;113发射击,109发命中的成绩。试验结果还表明红箭-8反坦克导弹具有对付现装备的第三代或第四代主战坦克的作战能力。
不过在上世纪80年代是中国国内的各种军品订货跌到了谷底,很多兵工厂开工严重不足,企业严重亏损。当时虽然红箭-8反坦克导弹已经定型,但解放军的订货很难支撑一条生产线的正常运营,这个时候出路只有一条就是出口。而头一个外销对象就是巴基斯坦,但巴基斯坦陆军已经装备美制陶式导弹,要想他们采购红箭-8可以说难道很大。不过这个时候中巴友谊发挥出了作用,一巴陆军领导人竟然主动提出红箭-8与陶式导弹进行对比试验,结果红箭-8反坦克导弹五发五中一举成名,而陶式导弹只有五发三中。最终中巴签订第一份红箭-8反坦克导弹的出口合同,接着中国帮助巴基斯坦建设一条红箭-8导弹生产线。
随后无论在上世纪90年代的波斯尼亚还是今天中东,红箭-8反坦克导弹在战场上是大出风头。在南美智利它甚至打破过空中的气球,在当地被传为佳话。在中东一次局部战争中,用陶式导弹攻击一碉堡没有打中,而红箭-8反坦克导弹一枚就把碉堡摧毁,可以说现在这一切成绩全靠当年巴基斯坦对中国军品的信任和支持取得的。目前世界上已有20个国家装备了红箭-8反坦克导弹系统,出口导弹数以万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