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军队近期一直在加强队列配合的格斗训练。原因就是印度军队在边境冲突当中屡屡吃亏,在尼泊尔,在巴基斯坦等等都是如此。近期有一组照片就显示了印军步兵排级别协同射击和对抗的照片,我们可以看到印度军队一个排以6-7一列的队形,排列成6排进行排枪射击。
这样射击的优势是可以循环往复,火力不间断,或者6排一起射击,形成密集弹雨,而且,还可以四面排阵,三面排阵,向前射击,向后射击,阵法纯熟,很有默契。但是,这其实是19世纪初中期的排枪时代阵法,印军要真以这种阵法上战场,恐怕1发迫击炮弹,这一个排就报销了。
而且,印军近期还苦练白刃格斗,每一个士兵都要对四个固定人型靶子进行打击,其中包括,枪托砸头,踢裆,枪托撞小腹部等等。还要伴随着大声咆哮,整个过程都非常有印度风格,非常夸张,花哨,具有表演性,缺乏实用性和节奏缓慢。
其实,整个印度军队都存在着这样的问题,不惜重金购买阿琼坦克,一辆就要800万美元,但是,一直到现在,却没有阿琼坦克平板运输车,根本无法上前线。购买各种T-72,T-90和阿琼坦克4000多辆,却只有2000多辆步兵战车,根本无法编组装甲部队。
说起来,印度军队的格斗,白刃战能力一直都比较弱,否则印度也不会被英国东印度公司的900名英军就开始了征服之路。在十八世纪的过程中,英国东印度公司将其影响力从加尔各答、马德拉斯和孟买三个沿海的“管区”扩展到印度内陆。
在决定性的普拉西战役中,一举歼灭了孟加拉王公,虽然,英国东印度公司只有3千人参加战斗,而印度大陆孟加拉王公拥有15000名骑兵,35000步兵,但是最后整场战役打下来,东印度公司只死了22人。
英国通过一系列的征服战争,把印度全境纳入了掌控范围。东印度公司的印度佣兵也越来越多。1757年印度佣兵只有2000人,到1857年,已经猛增到20万人。依靠大批印度雇佣兵,在1890年,只有6000名英国官员统治着2.5亿印度臣民。
现代印度军队就是当初的英国东印度公司的印度雇佣兵的血脉传承,一支征服者殖民地军队传承下来的军队,能有多少荣誉感和牺牲精神?因此,印度军队的白刃战能力一直都比较差,当然,也包括近战能力。
在2017年有1个事情,就很好的说明了这一点,当时《印度时报》报道,武装人员袭击了印度斯利那加机场,在这座机场外围是印度武装警察部队,在内部是印度边境安全部队和印度空军地面警卫力量,结果,印度损失惨重,直接袭击了印度军营,而且还有5人最后成功突围。
当兵为挣军饷,军营里充斥着30岁,40岁老兵油子,打仗最喜欢开枪浪射,缺乏牺牲精神和主动精神,惧怕进行白刃战,仅靠少数精锐部队撑门面。等等,这些其实都是,殖民地雇佣兵的传统。因此,印度在边境冲突屡次挨打的原因,也就非常明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