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为中国北斗卫星
近日,据媒体报道称,中国科学家成功突破了一关键技术,从此不看美国GPS的脸色,给国人长脸了,这项技术就是成功研制出半球谐振陀螺仪,它是航天器中非常重要的设备,可以确定航天器的高度方向,这对于提供导航信息的北斗卫星来说至关重要。在半球谐振陀螺仪研发成功后,中国的北斗系列卫星将拥有更强的导航能力,未来一旦美国掐断GPS信号,中国也毫不在乎。届时全球仅中国一国不用看美脸色,对于中国取得的成绩,白宫坦言束手无策。

图为半球谐振陀螺仪
据悉,早在2017年,中国首款半球谐振陀螺仪产品就已经顺利通过验收,它装备在中国的“实践九号”卫星上,成功验证了它具备的高精度、高可靠、长寿命性能,而且不久后它还装备到通信技术试验卫星上,完美发挥了设计性能。

图为半球谐振陀螺仪
半球谐振陀螺仪是目前陀螺仪领域的最先进代表,具备取代现有的激光、光纤陀螺仪的潜力,甚至可以取代ESG系统以及冷原子技术,是陀螺仪领域未来发展的最主要研究方向,中国突破此项技术,意味着中国在陀螺仪领域保持在世界领先水平,和美国并驾齐驱。
实际上,最初中国研发时是遇到不少困难的,虽然当时中国对它的具体理论已经比较清楚,初步研究也取得一定成果,但是在部分关键领域,仍存在一些门槛,一直无法将它推出实际产品,后来经过中国科研人员的不懈努力,协力攻关,历经二十余年研发创新,打破了国外封锁,终于取得了重大突破。

图为半球谐振陀螺仪
经过专家的详细评估,认为该项目的具体成果的精度、寿命、可靠性均完全达到设计要求,综合性能达到世界一流水平。它的出现,填补了中国在卫星姿态控制领域的设计空白,现阶段它在卫星和航天器上的应用还处于初步探索阶段。而中国已经开始相关探索,极大推动了中国航天技术的进步。
当然了,美国方面显然不会轻易坐视中国在卫星、航天器导航系统领域的崛起。美国此前在该领域一直保持领先水平,早已经在很多领域实现应用,取得很多具备成果,这是中国现阶段比较欠缺的。面对中国奋起直追,美国也没有放松步伐,美国正在支持它国内的半供应商继续升级相关技术设备,中国同样还不能放松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