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旦这次向日本屈服,韩国将沦为“大国的玩物”
2017-01-10 08:03:33



利用外交契约来洗白本国的罪恶史,是日本的一大发明。愚蠢的朴政府就是那块肥皂。韩国如今成为安倍的“小目标”。因为釜山领事馆门前的一尊“慰安妇少女像”,日本政府罕见作出激烈反应,像是预谋已久般砸出了几记重拳:召回大使和领事、中断对货币协议的磋商、推迟高级别经济合作等。安倍还厚着脸皮要求韩国“拿出诚意”。“海外探客”五味杂陈,事情到了这个地步,韩国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日本是占便宜没够,无论如何伤害的都是曾饱受日本侵略之苦的国家。


在探客的印象里,每当日本政客参拜靖国神社、否认侵略历史时,冲在前面的仿佛都是韩国方面。从断指、血书、到游行示威,韩国人与日本的不共戴天之仇表现得淋漓尽致。日本球员经常抱怨韩国球员在场上不像是踢球,而是在打仗。这不仅是由于竞技体育的争胜欲望,更多的是韩国民众对日本的仇恨,要通过足球来释放。韩国就是把足球比赛看成是“和平时代的战争”,因此上了场就有一种“仇人相见分外眼红”的火焰在胸中燃烧,一度压制日本数十年。对韩国来说,无论在任何方面都不能输给日本,这种民族精神浇灌出“汉江奇迹”,也令日本对韩国头疼不已。
但“三代之内,必出败家子”。到了朴槿惠执政的下半场,形势突变。在受伤最深、最不可能让步的慰安妇问题上,韩方竟然放弃了原则。2015年12月28日,韩国外长尹炳世与日本外相岸田文雄就最终解决慰安妇问题达成协议,按照韩方的解释,日本承认这一事实,并由日本首相安倍晋三表示谢罪和反省。探客认为,如果事情果真如此,或许部分韩国民众还能比较谅解。问题是,安倍从始至终都拒绝向韩国在世慰安妇“写信道歉”,韩日双方签署协议后,日方也没有任何谢罪的表示,还声称这些都不在协议范围内。


韩国民众这下炸了锅。面对日方得意洋洋地宣布“1965年韩日签订索偿权及经济合作协议时慰安妇问题已经得到了最终、完全的解决”,韩国民众认为日方至少也应该“最终、完全的”拆除靖国神社,这样的交换才算对等,也不算伤害尊严,可青瓦台在国内发布的资料并不包括这些。于是,韩国律师团体2016年2月29日宣布向韩国首尔行政法院提出诉讼,要求公开韩日慰安妇协议相关谈判文件,就是想看看里面到底是怎么写的。可想而知,如果文件里并不包括表达韩国立场的内容,事情就大了。
而就在2017年1月6日,韩国首尔行政法院裁定律师团体获胜,命令韩国外交部必须公开第1次至第12次会议记录全文,包括双方在谈判中针对是否承认日方强征慰安妇进行磋商的文件。
韩方单独与日本媾和的影响并非限于本国,对那些曾遭受日本侵略的国家而言都是个噩耗与伤害。探客在原创文章《输惨了!韩国被日本“突袭”2次,大国应伸出援手!》里指出,韩国做了“亲者痛仇者快”的蠢事。而面对大是大非的问题,有必要分清主次矛盾,让“抵制归抵制,合作归合作”,在慰安妇问题上给予韩国支持。不过有不少网友就留言表达这样一个意见:亚洲最大国家如今想帮忙,但韩国领不领情还是个问号,因为这个偏执的国家已经下决心将自己绑在了美日的战车上。韩国犹如“扶不起的阿斗”,不可能成为共同反击和清算日本的“战友”。用一句话来概括,就是“竖子不足与谋”。



经济方面的成就让韩国有点陶醉,为了片面地实现本国利益,韩国不惜损害其他国家的利益,以为本国倒向哪一方,哪一方就能在地缘政治格局中获得优势。总之,就是自以为是棋手。可在加入美日韩的“东亚小北约”之后,韩国发现本国只是个添头,美日同盟才是核心。折腾半天,实际上仍然只是棋子。如今韩方是真正的骑虎难下,明知道日本“花小钱办大事”,占尽了便宜,还得理不饶人,却只能唯唯诺诺地用表达遗憾这种方式来应对。韩国看守政府的日子已经快过不下去,国内民众掀起大规模反朴反日活动,而在国际上又陷入孤立。
那么,韩国到底会不会在这件事上向日本屈服?探客认为,韩方的对策就是以拖待变,把一切棘手的问题都甩给大选之后产生的新政府。而新政府对这个“慰安妇协议”也很头疼。如果承认的话,就意味着韩国将丧失抗争精神和尊严,彻底沦为“大国的玩物”;而如果不承认,先不说国际信用问题,美国就不会放过韩国。毕竟,朴槿惠政府是在美国授意下才作出原则性让步,目的就是形成美日韩的统一战线,对付自己的北方邻居,保证自身安全。
韩国如今所处的局势很危险。面对威胁,大国都有瓜分弱国扩大缓冲区的内在需求。二战时期的波兰、捷克等国就是这样惨遭灭亡。而今坐在火药桶上的韩国其实也是大国的缓冲区,一旦开战,就相当于肉盾。不排除在开战之前就被大国拿来换去的当成筹码。之所以还能保持繁荣与发展,主要靠的就是抗争精神。向日本屈服固然会获得眼前的利益,可如果“色厉内荏”被看穿,韩国将失去最后的保护色。宗主换来换去,不变的是韩国的短视与愚蠢。(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