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拒售中国火箭发动机:结果这大船上面搭载的东西令俄倒吸口凉气
2016-05-15 13:39:57



俄拒售中国火箭发动机:结果这大船上面搭载的东西令俄倒吸口凉气

 

中俄之间关于大推力火箭发动机RD-180的出口问题争论到现在仍然没有一个结论,虽然俄方也想做成这笔买卖,可由于诸多原因RD-180这种大推力火箭发动机短时间内是无法交付给中方了。那么怎么办?

中国的载人工程、探月工程、火星工程、空间站工程就得等了?显然不是这样,有条件也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所以,就有了题图中这条大船带着中国的运载火箭的“希望之星”,扬帆起航。它就是我们的”远航21号“运输船,中国第一艘运载火箭运输船。它的出现不仅一举扭转了中国运载火箭只能依靠陆地运输的历史,更让中国大推力火箭应用再上一个台阶。

以往在中国制造大型运载火箭时,需要先在厂房建好然后通过内陆运输公路或者铁路运抵发射场进行发射,早期这样建造问题不大,但是到了后来,中国的铁路运输能够运输的火箭直径只有3.5米,再大的就要卡隧道和阻碍其他列车同行了,指望公路运输就跟不成了这样的大家伙出来一次就得封道还需要爬山过坎,根本不可能实现。所以中国超大直径的大推力火箭的研制进程一直都是处在低速预研究阶段。不过自从中国开始筹建位于祖国最南端的海南文昌发射场后,中国大推力火箭的研究技术被送上了快车道。当然最初中方设想就是购买俄罗斯的RD-180大推力火箭发动机这样成熟的产品回来进行研究,毕竟发射任务不等人。中国的空间站、载人飞船、星系探索等多个星辰大海的科目都在等着开拓呢。不过最终结果大家也都知道了,俄罗斯不卖了。

既然不卖中国就自行研究,此次马上就要进入海南发射场的“长征七号”大推力运载火箭就在这条“远航21号”运输船上。“长征七号”运载火箭的总长度达到了53.1米,比以前的长征2F系列火箭都要长,所以需要使用海运运抵发射场。经过6个昼夜1800海里的运输,终于从天津运抵了海南文昌。由于中国海南文昌发射场是中国首个低纬度的发射场,在发射近地轨道大载荷时优势明显,发射载荷重量大,燃料需求少。

此次中国的“长征七号”火箭也突破了多次个“首次”:首次使用液氧煤油发动机作为主要推进器;首次掌握了此前只有俄罗斯才研究成功过的“高压补燃”技术-这是研究大推力液氧煤油发动机的关键技术;还有首次使用的全数字设计模式,很多零部件都是采用全数字模型加工,直接交付给工业3D打印机,直接一次性打印出来安装等等诸多第一次。正是这些突破性成就使得中国的”长征七号“火箭推力猛增,比以往“长征2F”系列火箭的单台液体发动机70吨的推力猛增到120吨,更使得我们的近地轨道的运输能力,提升到13.5吨。

这一提升有个很好的比喻:以前我们发射的是“一屋一厨”,现在用“长征七号”火箭发射的就是“三居室”,未来等到“长征5号”运载火箭时,就可以直接送栋“小别墅”到太空上。并且液氧煤油都是绿色的环保燃料,价格更便宜,效率更高,未来还可以开发基于液氧煤油的可重复使用火箭发动机。中国的”长征七号“火箭发动机在外壳上也下了功夫,确保外壳的尽可能轻同时也要坚固耐用,“长征七号”火箭的推进剂舱最薄处只有1.7毫米,比鸡蛋壳厚不了多少。正是因为这一次次的减重和一次次的增推才使得中国的运载火箭能力在一步步提升。

未来中国还会在海南文昌发射场实验500吨级别液氧煤油火箭发动机,对比俄罗斯RD-180的400吨级仍然有提升。这就是你不买可以,中国一定能造出来更好的典型写照!正如以前已经发生过多次的情况那样,中国的大推力火箭发动机不但会自产,更能出口商业发射,到时候俄罗斯专家们除了猛吸口冷气猛醒,别的也做不出来什么了。而且这样的日子会很快,2020年到2030年就可以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