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麽时候要从台湾过来?」
这句话是我去了一趟中国成都海外华人创业週,从中国创业者口中听到最多次的一句话。在他们眼裡,似乎网路新创服务不来中国创业是很奇怪的事情。
而当我更深入了解成都的创业环境,藉此亲眼见证平常在媒体中不断追捧的中国进行式,原本我都还是一贯的「台湾是个非常好的创新模式实验市场」,但当我看到60岁的计程车司机拿出手机用支付宝收费、路边的电动车可以直接用APP一秒打开门锁租车开走、巷子内的麻辣火锅老店要你自己用手机点餐、办公区的上班族早餐中餐全部用手机外送搞定...,再被问的时候,越来越只能保持微笑,然后默默质疑自己,台湾还有什麽优势?
建设硬体,创造环境,吸引人才
当然了,虽然不比北上广,但成都也已经不算二线城市了,是一个1200万人口,高新区超过200家世界500大企业进驻,四处可见网路与行动应用及智能物联公司的办公区,三环向心放射状的城市规划,即将落成的第二座城市机场,让他已经是一个可以进入新一线城市的条件。但这次举办海创週活动的,仅是在一个离成都开车要将近一小时的郊区县城「郫县」的「菁蓉镇」。
「菁蓉镇」是一个中国政府为了支持「大众创新,万众创业」的经济政策而规划的「创业主题」造镇计画,对这个「小镇」的印象,是远远的挂着「马云、雷军」...等照片的巨大广告牆,内有数十栋住宅大楼、商业区域、创业服务中心、光谷创业咖啡、运动中心。我们还停留在「应该是为了炒房地产吧」的思维,他们却已经把房子硬体盖出来之外,正在全面把软体与人及内容导入,因此不断的导入各种创业活动以及政策,为的就是吸引最重要的人「人才」与「团队」进入这个城镇,让他活络起来。
大陆怎麽把钱用在创造创业吸引力上?
他们怎麽搞创业氛围呢?我当初还觉得只是「市场大」「钱多」,但看这个问题似乎不能只就这两个面向来看,主要是「面对大市场的精神」,以及「如何把钱用在吸引成长」上?就我看到一些他们执行的实际现场做一些纪录。
1.款待创业团队:
为了吸引全世界团队来看看这个地方,大力邀请各方团队,包食宿机票交通,甚至每天都有专人安排你的行程,我还亲眼看到主办这次活动的总经理在办公室内飙骂承办人员为什麽没有安排好团队的接待...等等。
2.为创业者服务:
创业竞赛会场的陈设,是「每个团队一面牆」,而不是一个一个展板,甚至主办单位会先跟你要团队资料与图片,直接帮你排版好,做成一面有造型的牆的看板,我记得我一开始还不断询问主板单位我要准备多大尺寸的海报参展?对方一直说不用让我觉得很奇怪。
3.投资硬体舞台:
竞赛的流程是「一秒钟都没落差」的不断上台,PPT的串连到转场动画到主持人以及巨大的LED萤幕而非投影机,都让整个会场的质感再度往上一个层次。
4.公平的创业赛制:
每个团队的成绩在简报完之后会立即公布,也会让每个评审的名字具名投影出来他给了几分,并且剔除最高分跟最低分,取中间分做平均才是最后成果。这是我目前在台湾比了这麽多比赛没有看过的模式,十分刺激之外,也让评审与参赛者都能为这个成绩负责与感到公平,避免过去常发生的评审黑箱的状况。
5.政府的创业奖励:
政府不断的在影像上与文件上或者透过许多行程安排上,让你理解这个地区对于创业者的优惠政策与补贴,有许多都是直接「落地奖金」补助,只要你愿意进驻,包含「办公区域」「住宅」「公司申请」以及「初期创业资金」等等都是直接提供。有朋友提到在台湾要写一本厚厚的书才能申请到还有一堆要求的政府补助几十万,或者要被银行当瘟疫一样看待,只为了申请个一两百万青创贷款。这里是直接拨款给你,求的只是一个「好团队」。
6.领导的创业思维:
与县城的政府领导吃饭,与会谈的尽是一线的创业项目,例如「VR、AR」、「无人机实验工厂」、「智慧物联网」、「车联网」、「创新生物科技」、「创业者奖励政策」...等等。
7.房产的投资解放:
当地领导说了一句很让我印象深刻的话「成都的房产一直都低于北上广,所以我们不推房产政策,当一个城市不被房地产绑架,才能有时间生活,有生活的人才有办法搞创新创业」,回台湾后却看到我们的副总统候选人炒房炒了七年。
8.随处可见的创业话题:
又有机会跟当地的传统产业负责人们聚会,我记得在台湾这种场合大概就是聊一些无关痛痒的议题或政治,也不会觉得有办法跟他们聊新创。但在这里,却发现他们嘴裡谈的都是年轻人的创业,各种创新与鼓励创业的做法,千方百计的就是想要团队认同这个城市,留在这裡发展。
难道台湾真的是因为没钱没市场?
有太多太多小细节,再再一改我这个在台湾创业几年的本土创业者,对中国的既有印象,上述说的东西,其实哪一件事情是现在的台湾没办法做到呢?不过就是让钱能投资在一些硬体,一些资源,一些人力投放在聚焦在真正能帮助到「创业者」的事情上,并且让创业者感觉被尊重与减少风险与压力。
而不是想了很多奇奇怪怪的计画与办法让创业者疲于奔命,最后还只能感叹「算了还是靠自己吧」,如果出来抱怨一些什麽,还会被奇怪的台湾创业社群酸言酸语几句,就是要你承认「你就是还没那个能力创业」。
台湾新创只是一小群人,没被当成产业
台湾有太多的资源掌握在「不知道怎麽看新创产业」,或者是「根本没那个閒功夫理解新创产业」的企业或者领导者身上,虽然有很多单位已经非常积极的希望有所作为,也非常努力的带给创业者更多机会,但在实务上来说常常又觉得只是「培植一小部分的人」或者说是「过多的门槛与流程」。走了一趟大陆反思台湾创业环境,我们这些在本土扎根的创业者,永远只是「那一小群人」,而不是一种「产业」。
难道我们还是只能靠自己磨刀吗?
当大陆每个街头巷尾都在用新创公司的服务,当二线城市的领导与产业负责人都在积极思考怎麽透过政府与企业的合作大量培养新创人才与团队,让更多高估值的公司被创造出来,最后让国际资金投资买单,活络整个国内经济转型的速度,进而承接由房产后的资金流动,这样的经济战略吸引力,台湾的创业者难道非得离开这片土地才有办法衔接得上世界的速度吗?
我们只能自己磨刀的时候,却看见别人已经拿着一把枪上战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