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花家的大功臣!除了定点打击目标,东风5摇身一变就成大推力火箭
2020-06-09 21:28:46



东风-5作为我国战略火箭军中重要的战略核威慑手段,从1980年第一次试射之后,在次年开始正式服役,至今已经服役了几十年了。

那么服役了这么多年为何还能经久不衰,直到今天还是还能作为阅兵仪式上的压轴武器呢?



首先我们得要明白一点,东风-5B是一款液体类型的导弹,因此是无法进行车载发射的,然而我们在阅兵仪式上看到的东风5-B运载车,也仅仅是起到了运输的作用。

但是液体燃料呢,有一个好的优点就是它的结构能相对来说简单一点,可以把它造的十分巨大,也就能够携带更多的分导弹头和威力巨大的核弹,而且液体燃料火箭的发动机功率相比于固体燃料火箭来说更大,这也使得其射程也就相对来说比较长。

总结来说,液体燃料虽然说是落后一些,但是由于其结构简单,射程远威力还大,至于灵活性也相对比较弱一点,因此只能用发射井来发射,机动性和生存能力比较低。
但是液体燃料在航天发射上可以有很长的准备时间,发射卫星、飞船、空间站的运载器,用液体燃料一点问题没有。



正是因为这一点,也使得东风5不仅成为了我国进行战略核威慑的核心武器,而且在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进程中,也是功不可没。

我国的长征二号火箭,正是脱胎于东风五号01批遥测弹,在技术基础上,运载火箭和弹道导弹可以说是极其相似的。

我国最早的长征一号,就是从东风四号远程导弹的基础上发展出来的东西,不过东风四号采用的三级体系不仅特别复杂,而且其产生的推力也很难满足我国航天工程中更大、更重的发展规划。

所以,对于当时推力更大的东风五号,也就自然成为了新型运载火箭的技术原型。

于是第一代返回式卫星的“飞天列车”就此诞生了,这就是长征二号运载火箭。
当时,东风五号导弹本身虽然还在研制的过程当中,但是经过东风5号01批遥测弹首次试射成功后,却大幅度的提升了技术方面的基础,提高了长征二号的运载火箭的研制速度。


尽管长征二号首箭因为导线断裂而导致发射失利,但是经过后面整体的质量整顿和技术细节等方面的调节后,仅仅用了三年时间,改进后的长征二号甲运载火箭连续三次将返回式遥感卫星成功地送入了轨道当中,作为中国新一代运载火箭最辉煌的家族,从此迈入了正轨。

自从我国新一代的中型运载火箭首次成功飞行之后,长征七号的新型发动机,也就是作为我国目前最先进的煤油发动机搏得了大家的眼球。

长征七号也是因为其强大的动力,运载能力也比之前的火箭高出1.5倍,实现了极大的增长。



为了全面的提升中国火箭的整体性能,通过我国几代航天人的不懈努力,技术攻克,各种大推力的发动机也已经都研制成功了。

如今,虽然长征五号在之前已经发射失利一次了,但是在海南文昌发射基地又一次地成功复飞。

总有一天,我们会实现”载人登月“的航天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