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研:中国要担心缅甸投向美国怀抱吗?
2015-11-23 09:16:42



缅甸大选基本顺利落幕,各大国际媒体开始热议缅对外政策走向,关注的重点集中在新当选的缅民盟是不是会投向美国的怀抱?与周边大国关系将如何调整?在缅有重大利益的中国将如何制衡?

这几年来,每逢中国周边出点动静,欧美媒体都会提出这“套路式”问题。比如前不久习总访越,诸多外媒就热议这意味着越南重回中国怀抱还是在中美两边下注;印尼总统上周访美,在外媒笔下也成了印尼从中国身边转向了美国;韩国总统在9.3阅兵期间访华,更是让一些媒体连呼所谓美国失去韩国。

本来对这类没事儿找事儿的评论用不着理会,但实际上这成了国际大媒们议程设置的有效法宝,一来二去炒得好像中美之间真成了争霸的对手,不仅美国国内鹰派心急火燎摩拳擦掌,咱国内也生出些要不要“该出手时就出手”的焦虑。关键的是那些“躺枪”的国家颇有选边站队的压力。想听听两国的新闻发言人的表态吧,又都含蓄原则,让人心生揣测。那么中国对缅甸这类友好国家发展对外关系,到底持什么态度?不如挑明了说清楚。

第一,中国欢迎友好国家全面发展对外关系。中国自己就在全面发展对外关系,怎么能拦着友好国家呢?而且,咱奉行不结盟政策,再友好的国家,也不打算拉帮结伙。不结盟,还反对人家跟别家走动走动,行不通。具体到媒体们热炒的缅甸对外关系,中国不反对缅X关系发展,这个X,可以是美国英国,也可以是日本印度,只要对缅甸的稳定和发展有利,中国就乐见,因为缅甸稳定发展,对在缅有巨大利益的中国有利。

咱真要本着这么开放的态度,会不会把传统友好国家推远了?或者,交了一帮耍两面派、占咱便宜的假朋友?实践见真知。再怎么公平开放,也不可能与所有国家都平均发展合作。那些传统友好的、态度积极真诚的,合作就会多一些、快一些;两边下注说一套做一套的,自然就少一些、缓一些。慢慢的,就辨出了真假,也分出了亲疏。要是个别国家被哪个大国拉入盟友队伍,当成一枚棋子跟中国对着干,咋办?真若如此,那就不再适用我们这里讨论的对传统友好国家的态度了,咱自然另有对策。在大国之间做惹是生非的马前卒,最后吃亏的肯定不会是大国。

说来说去,其实就是中国彻底想透了也挑明了不走美国的路子,即交一帮盟友,让人家听自己的,人家遇到事儿自己帮着出头。有人会说,这么办有好处啊,这才是大国,平常八面威风,遇事儿一呼百应。当然有好处,否则美国不会这一条路走到黑,当年美苏两大集团争霸,基本上也是这条路子。但中国不想再重蹈苏联的覆辙,咱实力还差得远,背不起那么多盟友;二来,风光背后也有难处,实力最强的美国背包袱背的都步履蹒跚了,国内老百姓对政府花钱替别人出头一片反对声,受帮的盟国还抱怨支持太少……这条路还能走多远,还看不清吗?

第二,中国有信心与传统友好国家继续保持和发展友好关系。中国这个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对世界各国的巨大吸引力,对周边国家的带动力,是不可抵挡的,绝大多数国家也不会抵挡(世界这么大,总有个别国家想逆行去看看)。以缅甸为例,大选过后,人心思定、亟盼发展,新执政党也好,新政府也罢,都深知发展对稳定政权的利害。搭上快速发展的友好邻国中国的快车,恐怕是实现自身快速发展的最佳捷径了,谁会不明白呢?更何况这个友好大国,还笑眯眯地喊着欢迎搭车,不像美国那样,对合作附加一大堆前提条件!再进一步说,经过这些年与西方大国打交道,包括缅甸在内的越来越多的亚洲国家,都渐渐认识到“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知道"口惠实不至"不行,懂得"远水解不了近渴"。

但是切记,即使这些国家都认识到与中国发展友好关系的极端重要性,彼此之间的关系,也不可能再回到“我的眼中只有你”的时期!还是以缅甸为例,西方对缅几十年的孤立封锁,让缅甸的国内经济秩序、对外关系都处于不正常状态。曾经的中缅胞波情谊,都是真心的、真实的,但也是特殊阶段的特殊关系,随着中国和缅甸都不可逆转地走向开放发展新阶段,中缅关系也应与时俱进步入新常态。这个新常态,既是中缅离不开彼此、合作更为广泛深入的新阶段,也是以开放心态接受多边合作、互不背包袱的新状态。

第三,中国深信,与全球化时代相适应的是开放合作共赢的对外关系,个别大国强推的封闭小圈子走不长、走不远。很长时间以来,美国确实可以霸道地推行“顺我者昌,逆我者亡”,搞各种封闭的小圈子,自行确定圈子的入伙条件和运行规则。但是,随着全球化带来的市场、资本、信息、人力等等的自由流动潮,新兴大国的群体性崛起潮,“一带一路”倡议等以开放合作共赢为特征的新型合作范式潮,对各种扎紧的篱笆、紧锁的大门构成一波强过一波地冲击。一方面,大门内的家底不再那么殷实,吸引力、凝聚力逐步减弱;另一方面,外面的世界越来越精彩,门内的弟兄们纷纷盘算着想要去看看。渐渐地,溜出大门出来逛逛的越来越常见。最新鲜的例子是成立亚投行,不管家里老大怎么不愿意,最亲密的英国兄弟还是没怎么纠结就跑了,还哗哗带走了一大群。环顾四周,家里都快空了,真正是“人心散了,队伍不好带了”。

这些曾经的美国兄弟们是抛弃了美国,奔向了中国吗?国际秩序的逻辑没这么简单,也千万别幻想着咱中国的面子有那么大。这些国家其实是奔着一个开放合作共赢的新规则而来,这个规则符合他们各自的利益,符合民众对一个更为公正合理国际秩序的期待,符合这个时代的特征和需要。

“三十年河西,三十年河东”。曾经的河西,有其存在的缘由和傲娇的资本,绝不能因为风开始东吹,就认为河西的风光是一时的错误。封闭的小圈子,是适应当时相对封闭的市场环境的,大国决定给哪个国家开放市场,当然有资本提出自己的要价,都是一个愿打一个愿挨的交易。如今风开始东吹,也是因为各种资源的流动开放,在不断冲击封闭圈子的同时,也呼唤和带动一个开放竞争的规则。在新的时代大潮面前,同样是“顺之者昌,逆之者亡”!中国提出的亚投行成立规则、“一带一路”倡议的共商共建共享原则、开放合作共赢的的对外关系原则,引来这么多国家积极响应,都是把握住了时代特征、顺应了这个时代的需求而已。死拦着盟友死守过去的圈子,但是拦得住这个跑了那个,拦得住今天拦不住明天,也是逆潮流而动的自然结果。

但是,从三十年河西到三十年河东,不可能“突如一夜春风来”,中间至少还有两个十年的过渡。这期间,会经常有西风逆袭和最折磨人的乍暖还寒。就在前不久,TPP仍按照一个封闭圈子的规则谈判成功,圈内的国家举杯庆祝,圈外也有一些国家心生向往,当然还有不少国家陷入纠结和焦虑。这个时候需要的,就是习总常说的战略定力。一要有“时势造就英雄”的信心,二要有“守得云开见月明”的耐心。

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想做这个她,可是不容易。只有既顺应时代潮流、又保持了战略定力,才能成为那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