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曦:一切吹嘘的将露出原型,:谈这次中印对峙
2017-07-24 09:30:08



以前,印度一直是网友们嘲笑的对象,笑他们的恒河水,笑他们蹩脚的装备国产化进程,笑他们低下的装备完善率,笑他们建立在这些基础上的过于膨胀的自信。当然,身为拥有世界第一经济奇迹的国家的中国人,有资格这样嘲笑;只是,当我们换个角度,假如这个世界没有中国,印度会处于一个什么角色?无疑,他将是另一个经济奇迹;而且,在数据上,印度已经连续3年在经济增长率上超过中国,虽然这只是他们自己的统计。


处于快速发展中的人信心总是充足的,反应到印度身上则变成了膨胀;对于曾经的1962,身为胜利者的我们也许容易忘却或者不屑,但身为“失败者”的印度却一直耿耿于怀,试图有一天找回尊严。为此,这么多年,很多年,印度一直在努力的扩充自己的山地作战部队和完善边境的基础设施(因为中印交界处基本为高原山地)。目前印度部署在与中国接壤的北部边境附近的山地作战师高达10个以上,而中国全军只有两个山地作战旅;由于中印边境往印度方向海拔下降的很快,不远处就是平原,所以得利于地形优势,印度在边境附近的基础设施建设,比如铁路、机场、公路等建设显得更加完善,当然,就是质量有点差。


洞·朗地区由于位置特殊,在交通对比方面基本是对我最不利的地区


由于1962年的胜利,我们对于印度有些不屑;因为我们的主要任务是东海方向,所以我们这些年主要发展的海空军。也许很多人每天喊着我们的陆军世界第二,甚至有的喊世界第一,那么我们对印度作战的准备是否充分?道路建设是否充分,人员训练是否充分?至少,这这次洞朗地区,印度钻了我们一个空子。
记得前面网络上不少人称,洞朗·地区就像插入印度中部和东部之间咽喉的匕首,一旦控制该地区,战事一起,就可以直接南下不远处的西里古里,掐断其中东部连接,然后将其东部兵力给消灭——这是印度人给国人画出的一个美好的愿望,不少国人看着开心就信了;这种情况的前提是我们通往该地区的交通比印度的更好,可以调往该地区的部队规模也很多,不然,2个旅对对方10个师,后面只有一条不宽的公路,机械化部队难以过来,如何去掐别人的咽喉?


不过说起来,这次我国陆军实际控制范围是前进了一步的——拔掉了不丹前期设置在洞郞地区的哨所,然后又准备把路修过去——只是碰到了2杆子的三哥……对于敌国兵力进犯我国领土/领海,海空军都有一套相对成熟的应对规范,平时处理的也挺不错。国家海洋局海监总队表现的就更好了,在金一南将军新出的《胜者思维》一书中提到,在钓鱼岛事件中,海监总队在没有中·央命令的情况下主动出击,进入了钓鱼岛12海里内,促使了整个斗争格局的有利变化。海监总队的同志说,“要用我们的行动给中·央增强信心”。这种勇于斗争的大无畏精神,堪称新时代的英雄!
相对来说,陆军这次前面的处理就相对的保守,好在近期一直在不断的调兵,未来还是可期的。中印整体的绝对力量对比放在这里,也许在细节或者局部方面印方会占些便宜,但整体大势印度无法改变。印度希望能够以和平的手段逼迫我们退兵,这想当然了,我们的态度很明确,印方必须退兵,否认不会有和谈,印方后果自负。就像前大使说的那样,印方要么自动退出,要么被驱逐,要么被抓捕,三选一。


已部署在高原机场上的歼-10战机团和空警-500预警机


印度可以有各种建立在自我想象上的自信,但真正的对撞起来,这些虚幻的自我安慰就如同泡沫一样轻易的就会破碎,一切事实都将露出原型。印度将不得不面对铁一般事实的力量上的差距,而那时,怕为时已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