瀚海狼山:主战坦克战场叫惨,步兵战车说我比你更惨
2020-10-01 09:38:56






昨天瀚海狼山(匈奴狼山)谈到为何过去号称陆战之王的主战坦克在现代战场上居然成了人见人欺的卖惨对象。其实战场上的主战坦克还有一个长期的“伴侣”,在现代战场上面临的局面比主战坦克本身更“凄惨”,这就是步兵战车,简称步战。步战为何说比主战坦克更惨呢?根本原因就在于步兵战车不论防护力度和火力都无法和主战坦克相提并论;但是偏偏步兵战车的主要战术作用,各主要陆军大国都大同小异,这就是需要时刻伴随主战坦克进行战场上的越野突击,保护坦克的侧翼和后方不受对手的袭击,同时也具备为坦克指示目标,扫清对手的单兵或者班组反坦克火力点的作用。但是问题是既然步兵战车和坦克是一起伴随作战的,那么显而易见,步兵战车和冲锋在一线的主战坦克的距离也就是几十上百米,



这就意味着主战坦克面临对手的火力打击风险,对步兵战车几乎是一样的。主战坦克要面对对手大口径压制火炮或者集群射击的火箭炮群的火力突击,步兵战车同样要面对;主战坦克面对对手的空中火力突击,步兵战车同样要面对;主战坦克要正面硬钢对手的反坦克导弹,步兵战车还是同样要面对。关键是最差的主战坦克在迎弹正面也有相当于350毫米以上钢装甲的防御力度,但是大部分步兵战车的正面防护只相当于50毫米的钢板装甲,侧面防护能力只相当于10毫米的钢板,基本就是不堪一击。主战坦克只要不被对手的大口径炮弹或者反坦克导弹直接命中。炮弹在附近爆炸基本仍然具备战斗力;但是步兵战车如果面对对手一枚155炮弹落到自己旁边的10米半径内,就会当即被冲击波炸毁。主战坦克被击中,



只要里面的弹药不当场殉爆,那么坦克中的3到4名成员仍然有生还的希望;而步兵战车一旦被击中。里面的车组成员和乘车作战的班组,一共7到9个人几乎100%要当即GAME OVER。因此步兵战车属于一打既爆而且损失超级惨重的一类。那么既然如此危险,为何各大国仍然要求步兵战车伴随坦克进行一线的突击呢?这就在于坦克这种武器,从100多年前首次运用到战场,一直到今天,其战场观瞄和信息感知能力都不强。说白了在坦克里面的成员,都是“从门缝里”往外观察。即使今天具备了车长周视仪等更先进的坦克观瞄设备,仍没有解决坦克战场视线死角过多的问题。如果坦克面对的战场环境是一马平川还好说,如果坦克攻击的环境是山地丘陵或者城市复杂巷战,那么坦克面对的观察死角不但超级多,而且坦克的主炮和附属的机枪打不到的地方更多。这样就要求观察和射击角度比较大,



而且成员可以下车灵活作战的步兵战车作为坦克的战场补充。各大国陆军对步兵战车的成员组到底是全程车上作战还是仍然保留下车作战的方式一向有争论。有的国家把步战重型化后,强调全程不下车作战模式,不过看来想做到这一点仍然有难度。但是无论怎么说,过去那种只有几厘米防护厚度的传统步战肯定已经脱离了当今越来越险恶的陆地战场的实际环境,因此步兵战车的重型化和坦克化是进化的必然。步兵战车会越过35吨这个传统门槛,进化到45吨级甚至更重,内部有更大的空间和更强的信息感知能力和火力强度,才可以适应今后50年的战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