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俄罗斯伊尔设计局发布了一款全新的超大货舱特种运输机方案伊尔-96-500T,该机基于现成的伊尔-96客机改装,在机身上半部分新增了直径超过5米的大尺寸货运舱段以供大件货物运输使用——该设计和空中客车公司的"大白鲸"、"超级大白鲸"特种运输机如出一辙,也就得到了"毛版大白鲸"的绰号。
而从伊尔设计局发布的文件看来,伊尔-96-500T将用于未来俄航天5米芯级火箭、中俄合作CR929客机等整体大件的运输——而这正是俄现役最大运输机安-124所不能胜任的任务。
图为"毛版大白鲸"伊尔-96-500T的3D想象图,以及性能概况。
简单来说,虽然安-124的货舱宽度在世界大型运输机中一马当先,达到了惊人的6.5米,但安-124的货舱高度却只有4.4米,无法容纳直径达5米,或超过5米的火箭分段、客机机翼和客机机身分段。
而相比于安-124的150吨载重能力,空客A330-700"超白鲸"特种运输机的载重量只有50-60吨左右,但它的货舱尺寸却达到了惊人的宽8.1米高7.85米水平,特别适合运载重量轻但尺寸大的各种整体大件。
图为"吃进"一整个A330机身段的"超白鲸"特种运输机。
但问题就在于,伊尔-96-500T的原型都尚未落到实处:即便伊尔-96客机本身是苏联时代的设计,但俄罗斯并未掌控该机的全套供应链;而大量采用西方部件(包括发动机)的伊尔-96M/T客机又被对俄制裁"拦腰截断";至于将各种供应链重新整合到俄罗斯控制下的伊尔-96-400M客机,那迄今还是在停产的边缘"挪动",装配俄国产PD-35发动机的计划更是遥遥无期——终究都是因为四发动机客机运营成本高,市场不感兴趣。
图为伊尔-96"总统专机",即便在政策上受到倾斜照顾,该机依旧是市场的弃子。
除此之外,伊尔设计局内部的资源争夺也是一大问题:除却这个还没有半点谱的伊尔-96-500T之外,伊尔设计局还要推动伊尔-112V轻型运输机的减重、试飞和量产任务;搞定伊尔-114支线客机的俄罗斯生产线建立工作;提升伊尔-476重型运输机的生产速度,以及完成伊尔-478加油机的试飞,并将其投入量产;延寿和现代化改造俄罗斯海军的伊尔-38反潜机,乃至于设计替代安-124的伊尔-106重型运输机……哪怕就是和苏联时期相比,伊尔设计局在眼下节点上的任务数量、任务难度都前所未有。
图为新伊尔-106战略运输机的早期设计方案,和伊尔-96-500T实质上形成了竞争关系。
换句话说,在俄罗斯当前的财力、研发和工程力量均不能和苏联时期相提并论的前提下,伊尔设计局能完成上述任务的机会实在十分渺茫——就以计划替代安-124的伊尔-106方案为例,伊尔设计局始终宣称"在正式拨款的前提下,该机有望在2到4年内首飞"……说到底,关键还是一个钱字。要不来拨款,那甭管是什么重要型号都没戏。
图为伊尔-96-500T的货舱装卸情况示意图,航天客户的支持依旧必不可少。
而即便能从为数众多的"同门兄弟"当中抢得有限资源,继而脱颖而出,伊尔-96-500T依旧还只能算是前途未卜:该机在运载常规重装备的能力上甚至还不如小一号的伊尔-76/476,军方的资源倾斜必然十分有限,而若俄罗斯航天业和中俄合作的CR929客机不能从国际市场上"逆袭"出一片天,主要为这两个项目服务的"毛版大白鲸"最终依旧只能落灰,继而成为另一个荒废的"北方传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