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纪末到本世纪初,全球似乎掀起了一股建造隐身版高速舰艇的热潮。当然这种热潮也和空中的隐身战斗机和隐身轰炸机的热潮几乎是前后脚的事情。但是20多年过去了。隐身战机仍然大行其道。但是所谓的隐身舰船,却一直形成不了主流。最终很多项目不是半途而废,就是最终保留下来的,也是不怎么受待见。有些甚至成了把自家海军往水里拖的巨大的战略累赘。比如超级大国搞过所谓追求绝对水面隐身的海影试验舰,后来属于无疾而终。而大量生产的濒海战斗舰项目,到现在倒是还在不断的下水之中。已经生产到了15艘以上。但是后面的几艘还没宣布服役,前面最早的4艘就已经宣布要提前封存。可目前的任何一艘濒海战斗舰的造价都已经达到15亿美元。这还没算上早年忽悠的,
各种所谓任务模块。如果加上这些模块,每艘濒海战斗舰都会成为预算的超级大坑和吞金兽。但是超级大国海军就是不敢把这个项目彻底停下来,因此早晚会出现30多艘濒海战斗舰下水却完全没有什么战斗力的奇异状态。其实其他国家也有类似的项目。比如北欧某国的维斯比级隐身舰。在生产了2艘之后,被各种宣传吹上了天,甚至说什么2舰编队经过某某海峡,两岸的监视雷达从头到尾都没有发现云云。但是事后被证明根本不是这么一回事。当然新兴海军也建造过80多艘022系列,其实也逐渐淡出主力阵容。至于著名的DDG1000,采取了全隐身设计,上层结构全铝合金。但是这两年不断的“瞎改”,原本像金字塔一样光滑的舰岛上,冒出来越来越多“包”,不但过去吹嘘的超强隐身能力已经不复存在,就是科幻的外形也被破坏殆尽!
那么全球的隐身高速舰艇,为何在实践中越混越倒退了呢?瀚海狼山(匈奴狼山)个人分析不外乎以下几点。首先对水面舰艇来说,既追求隐身又追求高速。目前全球只能有一种普遍的造船材料能够同时满足基本要求,这就是船用高档铝合金。因为铝合金可以实现非常平滑的加工效果,这个看看高铁的车厢和普通钢铁制造从绿皮车厢的差异就会一目了然。因为高铁的车厢必须是用铝合金一次成型的,平整度没得说。而用薄钢板制造的普通车厢,就是打上2吨腻子,也实现不了铝合金高铁车厢的外观效果。用来造船也一样。铝合金的船体平整度极好,再加上隐身涂层,对付雷达波的效果,确实比钢材焊接,动不动出现表面瘦马现象的普通舰船的表面好的不是一点两点。而且铝合金的比重只有船钢的三分之一左右。因此用同样的马力,钢铁壳舰船最多跑到30节稍多,
而铝合金舰艇却可以在追求隐身效果的同时,轻易地跑进40节甚至50节,确实是又隐身又高速。但是铝合金做船壳,缺点比优点还大。这就是至今解决不了海水的强腐蚀问题。另外,即使到了50节的高航速,在反舰导弹的速度面前也是蜗牛爬。隐身飞机能隐身,除了发射指标低,还因为飞机速度快,可以基本保持随时在对手雷达可以锁定的三四十公里的安全距离之外。但是隐身舰船却不行。就算是1.6万吨的DDG1000,可以隐身成在雷达看来是100吨的小船,但是一旦口令对不上,雷达上看来100吨的敌对小船也照常要吃反舰导弹。伪装得再好,一打也全露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