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石:四大因素让沙特阿拉伯的君主专制延续至今
2015-12-26 14:22:38



关注中东的朋友,肯定对波斯湾周边的那一群阿拉伯王权专制国家印象颇深:沙特、科威特、巴林、卡塔尔、阿联酋、阿曼,这六个国家,迄今为止依然保持了君主专制的政治体制。

  在民主思潮席卷全球的21世纪,以沙特为首的海湾王权六国,还采用如此古老的政体,这放眼全球可谓十分罕见。而这使其受到外部世界的巨大非议,独裁、暴政,顽固、违反人类历史发展潮流等等,海湾王权国家,在某种程度上,已然成为愚昧落后的代名词。

  客观的说,外部的这些负面观感也不是没有道理。但甭管民主斗士们多么对它咬牙切齿,无论自由捍卫者们多么对它发自内心的痛恨,但至少迄今为止,海湾王权六国依然安然无恙,并没有被民众推翻。即便前两年掀起惊涛骇浪的阿拉伯之春,虽然给沙特们造成了巨大的冲击,但终究还是被弹压下去,并未掀起时代变革的巨浪。

  君主专制在全世界范围内皆已作古的大背景下,这几个海湾阿拉伯国家的王室究竟有何魔力,能将自己的世袭独裁统治维持至今?云石君在这里做个解析:

  石油与伊斯兰教

  相信所有对海湾六国有所了解的朋友,都会毫不犹豫的断言:石油是王权专制能够在这些国家继续延续下去的根本原因。

  海湾王权国家普遍石油资源丰富。通过出售资源,王室们不仅为自身聚敛了大量的财富,也有充分的余力,给治下的百姓一个安逸舒适的生活。

  虽然诗人说过:“生命诚可贵、自由价更高”。但诗人的话从来就充满了不切实际。现实社会中,大家可以为了仅够温饱,最多也不过就是小康的物质收入,而把自己束缚在工厂、田间、写字楼里累死累活八小时乃至更多,这本身就说明,所谓自由,其实是可以用金钱交换的。

  而海湾王权国的人们无需如此。在石油美元的支持下,他们无需辛苦劳作,就能安享富足。没有贫困,人们自然没有揭竿而起的必要性。

  当然,人的欲望是无止境的,如果有可能,谁都希望得到更多。毕竟王权的存在,压制了百姓的政治权利,更拿走了石油收入的绝大部分。如果推翻王权,百姓会获得更多财富,享受更多权利。

  对这个道理,王权国的百姓们当然心知肚明。只不过,推翻王权的成本太过高昂,承担的风险太过巨大,在本身日子并不难过的情况下,出于性价比的考虑,大家犯不着为了自己仅仅是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就冒着家破人亡、身死族灭的风险。

  而伊斯兰教相对封闭保守的文化特质,也对王权的维持提供了保障。在之前的《地缘政治:解码伊斯兰》系列中,云石君曾经说过,中东的特殊地缘环境,使身处其间的伊斯兰各国,若不想陷入混乱或沦为他人附庸,都只能在文化层面采取极端封闭保守的立场。而这种极端保守,使得海湾国家能够在相当程度上避免外部,尤其是西方民主思潮的侵袭,进而为自己的君主独裁体制提供相对较好的生存空间。

  石油美元与伊斯兰文化特质,共同构筑了海湾君主专制政体的根基。

  但仅就于此了吗?

  远远不是!

  中东伊斯兰国家中,盛产石油的多的是。伊拉克、利比亚、伊朗,这些国家都是石油生产大国,如果仅靠石油美元与文化支撑,就能够确保君主专制,那这些国家曾经的君主为何被统统推翻?所以,海湾王权国能维系至今,还有旁人所无的独到秘诀:

  人文结构比较单一

  海湾王权六国,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就是纯粹的逊尼派阿拉伯国家——国民基本上全由尊奉逊尼派阿拉伯民族构成。这一点是伊朗、伊拉克不具备的。伊拉克众所周知,有库尔德、逊尼派阿拉伯、什叶派阿拉伯三大派系,而且没有哪派占据绝对优势;伊朗内部,虽然什叶派占据主流,但民族成分极为复杂,主体民族波斯族仅占66%,算不上绝大多数。

  人文结构单一,有效降低了政府的治理难度。政府不需要多样化的利益代言人,凡遇大事,单一决策即可通行全国;百姓也不会因为文化差异的因素,进而导致利益诉求出现过大分歧。这种上下同一,意味着权力分解的必要性大大降低。

  人口与资源配比的严重错位。

  一般情况下,一个国家的人口数量,与其所拥有的资源承载力是大致匹配的。当然,随着现代医学的迅速发展,全球人口持续暴增,以致许多国家出现人口数量超过资源承载力的现象。

  但海湾王权国却截然相反。

  本来,海湾王权国的人口与资源配比还是比较平衡的——当然是低水平的平衡。这些国家所处的阿拉伯半岛南部土地贫瘠,又缺少淡水资源,资源承载力极为有限,所以相对于各国的领土面积,它们的人口总量一直不高。

  但石油的开发改变了这一切。石油开发带来的巨大财富,使海湾王权国一夜暴富。这虽然并不能改变阿拉伯半岛干旱少雨的自然环境,但却可以让这些国家通过资源交换,通过其他方式获取额外的资源——比如向外部购买粮食,以及耗费巨资投入性价比极低的海水淡化当中。

  这意味着,海湾王权国的人口资源配比出现了错位——资源供给能力远超当地原有人口正常所需。最关键的是,这种错位几乎是一夜之间发生!

  这就使海湾王权国获得了一个巨大的资源红利期。由于本国人口稀少,而资源众多,海湾王权国的民众能够获得远超于他国正常水平的资源配给量——即便统治阶级攫取了石油收入的绝大部分,剩下来的那一点,依然能够让民众获得远超一般水平的物资保障。

  这是伊拉克、伊朗这些人口大国不具备的。虽然伊拉克、伊朗的石油产量也不比沙特们少,但由于它们所处的,是传统的适宜工农业发展的优质板块,所以在石油开发前,就已经积蓄了足够多的人口,这就摊薄了石油收益对国民的好处,不能让他们获得自己想要的美好生活。

  当然,从长远看,海湾王权国家的资源与人口的配比终归还是恢复平衡。但在排斥移民的情况下,这种平衡的恢复,唯有依赖于本国人口的自然增长。而这种自然增长需要一定的周期——对海湾王权国这种一夜爆发的人口小国来说尤其如此。这些就是说,沙特等海湾王权国能够享受漫长的资源红利期,在此期间,能有充足的余钱,来收买民众,打消它们反抗王权的欲望。

  石油产业的高度集中

  这种高度集中主要表现在两方面:第一,分布集中。沙特的石油工业,主要集中在波斯湾沿岸和海上,其他地方并不太多,这意味着沙特政府只需要集中力量将波斯湾一带牢牢掌控,就获得了压制其他版块的绝对实力。如果国内有反抗势力意图谋反,除非一开始实力就强大到,能够在沙特核心区跟王权政府硬碰硬,否则根本找不到有实力的边缘板块做根据地,也就不具备与政府长期对峙的能力,国家内部地缘板块冲突的风险大大降低。

  第二,石油产业本身就是一个资金密集,且技术含量较高的高度工业化产业。它需要高度组织,高度资金投入,从生产到销售,整个产业链条都高度集中在政府或者与政府合作的外企手中,封闭性较高。

  由于普通百姓无法直接参与石油生产与销售,他们也就无法从这一产业链中直接受益。这种情况下,海湾王权国的资源分配模式,是先由政府全盘掌控,然后再酌情分配给百姓——这与一般国家中,百姓直接生产财富,然后以税收等形式,将部分上缴到政府截然相反。

  这种自上而下的单线条资源生产分配模式,对王权统治提供了极大帮助。在一般国家,如果政府与以民众为依托的反对派发生冲突。那么首先,民众会利用自己深度介入生产链条的优势,采取罢工、抗税、制造社会动荡乃至内战等形式,直接斩断政府的资源获取体系。甚至,当民众形成一定势力后,还可以接管分布各地的生产链条——这不但削弱了政府,还壮大了自己。此消彼长之下,革命成功的可能性自然大增。

  而在沙特等海湾王权国家,如果王权政府与民众发生冲突,由于石油工业集中于波斯湾一隅,且与民众高度脱节,这意味着民间反对势力除非一开始就形成足够强大的力量,一举夺取政府重点保护的石油产区,否则采取任何反抗措施,都不会对政府的统治基础构成重大影响——相反还使自己受到削弱。

  而对政府来说,只要在资源分配上,断绝对反对派民众的资源配给,那用不了多久,这些原本完全靠政府赐予过活的所谓革命者,就会陷入弹尽粮绝的境地,不战自败。

  偏安一隅的地缘区位。

  虽然中东一向被视作亚欧非三大洲的地缘中枢,但这种中枢地位,主要是针对西亚的中、北部,也就是新月沃地、伊朗高原等板块。至于阿拉伯半岛,本就处于西亚最南端,而且向南凸出于海上,仅北面的叙利亚台地,勉强算的上是传统东西方交流路线所在,至于南面以沙特为首的阿拉伯王权国,则一向自成一体,地缘上相对边缘,远离欧、俄、土耳其等传统地缘势力辐射半径。

  这种远离中枢是非之地,独立于各大地缘势力视野之外的格局,使这一地缘板块虽则实力有限,但却得以避免沦为各大地缘势力争夺的战场。换句话说,它虽然不可避免的会沦为胜利者的附庸,但却不至于陷入强者的争夺,使自己内部惨遭撕裂。

  四大因素,齐心为海湾王权保驾护航。正是靠着这些有利因素,沙特们的王冠才能在民主共和大行其道的21世纪屹立不倒。

  不过,如果光从这个角度分析的话,可能会给大家一个感觉:其实海湾王权体制早就应该被淘汰,只不过因为客观条件不具备,所以才给了他们苟延残喘的机会。

  那么,事实真是如此吗?

  云石君不这么认为。一直追看云石地缘政治系列的朋友肯定知道,云石君意向有这样一个观点:政治体制无所谓对错,只看是否符合自身国情。不管采取何种体制,只要能让自己的国家利益最大化,那么就是最合适的体制——君主专制也不例外。

  基于这种认识,云石君觉得,海湾阿拉伯六国的君主专制体制虽然确实与21世纪的国际潮流不太吻合,但这并不代价着它们就该被淘汰,相反,它或许是沙特们现阶段最不坏的一种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