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产荒”跑了VS“钱荒”来了,北京主动亮剑释放定心丸
2016-12-23 08:57:25



年底了我们又听到什么金融新词呢?前一阵子,大家听到最多的词应该是资产荒,不过,现在最热门的词应该就是钱荒了。
有投资者肯定会有疑问,不是说资产荒吗?市场上钱很多,怎么一下子变成钱荒?归根结底,资金脱实入虚太久,演变出许多金融产品的杠杆。
啥叫杠杆?正面的理解是借钱提高收益率,但是在目前的市场环境中,许多机构放杠杆是为了借新还旧,最终结果很容易变成“庞氏骗局”,尤其是现在流动性收紧的情况下,资金成本变高,金融链太长,各种错配,就容易吐不出钱来。下文我们好好分析下“钱荒”怎么解决:
10年期国债期货持续暴跌、银行间市场利率不断上行,市场焦虑“钱荒2.0”来袭。12月21日,上海银行间同业拆放利率(Shibor)仍延续早先上涨走势,隔夜拆借利率虽与前一日持平,但一个月期拆借利率增加210个基点,来到3.2210%;三个月期拆借利率增加124个基点,来到3.2164%,两者纷纷创下2015年7月以来新高。截至21日,Shibor指数已连续45个交易日呈现上涨,创下自2010年底以来最长的上涨周期。
从下图我们就可以看出,Shibor指数连续上涨,资金面紧张趋势依旧。



分析人士认为,当前时点恰逢年末资金紧张阶段,元旦后又临近春节,而年后新的购汇额度打开,预计1月份外汇占款仍将大幅下降,在可预见的阶段内,市场对资金面 的预期都会比较悲观。
“资产荒”变成了“钱荒”我们钱荒吗?作为全球最大的货币资金池,央行发行货币的速度似乎赶不上民间“造富”的速度。2014年6月,外汇储备来到历史新高的3.99万亿美元,央行被迫向市场投入等值的人民币基础货币投放量,但在开启货币水龙头的同时,“钱荒”却一直对实体经济的发展以及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分配增速起到抑制作用。资金成本高企导致经济在转型过程中持续呈现颓败态势。
货币偏紧态势延续。央行是铁定心要收货币了。从央行决策视野看,信贷增长正常就是流动性格局稳定;11月M2的回落在很大程度上是受货币市场资金紧张,导致资金从居民账户流向非银金融账户的结果。信贷和社会融资增长正常,或使央行继续“壁上观”。受资金偏紧影响,股市盘整中保持稳中偏弱态势,债市调整则还未结束。
而且北京经济工作会议也指出,要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财政政策要更加积极有效,预算安排要适应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降低企业税费负担、保障民生兜底的需要。货币政策要保持稳健中性,适应货币供应方式新变化,调节好货币闸门,努力畅通货币政策传导渠道和机制,维护流动性基本稳定。
央行亮剑释放定心丸在上周五祭出中期借贷便利后,央行也在通过扩大逆回购规模,为市场注入流动性。
12月16日净投放450亿元,19日净投放650亿元,20日净投放1650亿元,今日再度净投放600亿元。不过,尽管央行不断在公开市场加大净投放力度,流动性偏紧问题持续。



从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决议来看,在2017年的经济工作部署将坚持“稳中求进”。所谓的稳一方面是保障经济增长率,为城镇居民就业提供支撑,另方面则是通过“去杠杆”来挤金融泡沫,借以让金融风险“软着陆”。
就基本盘而言,在美元对新兴市场货币进入上行通道之际,人民币短期内贬值压力迅速加大。为稳定汇价并确保外汇储备,央行可能采取升息措施以及在外汇市场进行公开操作来维持市场秩序,这两种操作手法都为后续资金流动性提供了新的成本障碍。而在资产价格位居波段高点之际,高企的资金成本将抑制投资人追高的意愿,为市场去杠杆提供了有效诱因。
站在北京金融稳定的立场,我们不可能直接介入大刀一切挤破泡沫,小火慢炖才是真理,应该通过提高投机成本来引导市场“软着陆”。但在提高借贷成本的同时,也亟需关注已“危在旦夕”的中小企业,贸然提高借贷成本却无配套措施,恐怕在年关前实体经济日子不会太好过额。
研究何时去杠杆的意义在于,它会决定股市和汇率曲线的具体形状,决定模型的参数设置——货币是解释一切经济现象的原始变量。世间万千事物,背后其实都有近乎必然的规律,难就难在找准、看懂。
挤泡沫的时候,市场流动性肯定会趋紧,汇率也可能会一次性贬值给经济托底。不过,不管怎样,泡沫肯定还是要挤的,国外有一个“摩天大楼”理论:泡沫通常在摩天大楼封顶的时候破裂。你们认为怎么处理好?
总结:小编认为一个沒有内需市场的经济肯定不行,国人还生活在农耕文明的思想之下,劳动、赚钱、买房、藏富留给子孙。沒有人花钱去买別人的服务,怎么会有现代化的经济?所以大家怎么做你知道了额快去银行取钱买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