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向来笃信一句箴言:“如果你手里有一把锤子,你可以把全世界当作钉子!”其实,这也是美国对外长期推行“大棒政策”的逻辑基础——也就是以实力来敲打那些不服从自己意志的国家,从而按照美国的意愿改造世界。
“大棒政策”生效需要满足三个条件:一是,手中的大棒要足够结实,能够产生让人畏惧的威慑力;二是,要有足够的力气不断挥动大棒,还不能累坏自己;三是,对方不能太强,如果一棒子足以将其打残,对方自然不敢应战,如果对方强壮到能够顶上几个回合并且拒不屈服,那就要小心折了自己的棒子了。
美国总统特朗普上任后,一度把大棒舞得虎虎生风,军事大棒、外交大棒、经济大棒等轮番抡出,直舞得世界各国怨声载道。然而,几番表演下来后,尽管特朗普自己累得够呛,却蓦然发现,有的国家通过辗转腾挪巧妙地避开了;有的国家顶了几个回合居然安然无恙;还有国家拽住了大棒起舞让其空耗力气。也许,特朗普正在生出“举棒四顾心茫然”的感觉呢!
其实,美国人首先应该问问自己,为什么自己的“大棒政策”一下子失灵了?
答案,显然要从美国自己身上找原因。美国历史上最早提出“大棒政策”的是西奥多·罗斯福,也就是后来连任四任总统的富兰克林·罗斯福的祖上。他的任期在1901-1909年,这期间美国实力已经超过了当时的世界霸主英国,西奥多·罗斯福挥舞大棒的主要舞台是拉美、加勒比海地区,对象是那些实力弱小、甚至挣扎在生死边缘的小国,自然任其摆布。
两次世界大战摧毁了传统上的欧洲列强,美国却因此大发战争财壮大了自身实力,二战后成为西方绝对的霸主,彼时虽然有苏联为首的阵营与其对抗,但它自身的优势与超群的实力赋予了它西方“带头大哥”说一不二权威。“唯二”的再度挫折也就是在中国家门口主导的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苏联解体后,作为唯一超级大国的美国更是形成令大半个世界惟其马首是瞻的局面,海湾战争中一呼百应的势头曾经何等威风?
然而,风水总是要轮流转的,美国在新世纪过度的战争扩张和金融危机的打击已经重创了它的实力基础,而其他国家却保持了强劲的发展势头,此消彼长的效应明显。而那些美国眼中的“刺儿头”国家更是长出了锋利的牙齿。所以,特朗普上任伊始便信誓旦旦地提出“让美国再次伟大”。
问题是,一个国家的成长有着特定的周期和规律,无论吃什么大补药都不可能形成短期效应,所以,“让美国再伟大”这事儿急不得。然而,特朗普却等不得,作为一名在普遍不看好中完成逆袭且年龄偏大的总统,特朗普也许觉得只有快速做出点“惊人成绩”,才能证明他能够带领美国“再次伟大”,从而证明美国选民把票投给他没错。
特朗普频频抡大棒怼多个国家,就是在这种功利性的焦虑心态驱使下的行为反映。俗话说,“心急吃不了热豆腐”,特朗普的大棒固然给不少国家造成了困扰,却并没让美国占到多少便宜,不仅“刺儿头”还是“刺儿头”,盟友也开始表现出抗拒的姿态。
近期,特朗普退出伊核协议并威胁实施严厉制裁,此举遭到多国反对,伊朗还公开呛声“你以为你是谁”。与此同时,让特朗普心心念念的与东北亚国家80后领导人的会晤也出现了变数——本来人家已经明确表达了和平与无核化的决心,美国却非要得寸进尺,提出了许多无理要求,让对方见面的意愿减弱,特朗普也无奈地表态会晤可能推迟、甚至可能不见,其实这等于再次教训了一下特朗普“你以为你是谁”。
特朗普上任还不到一年半,已经两次对叙利亚发起导弹攻击,但巴沙尔政权不仅屹立不倒,还即将压倒反对派势力完成对整个国家的控制,巴沙尔眼中见多了试图让他必须“下台”的西方国家领导人,现在那些人中的绝大多数自己都已经“下台”了,也许,巴沙尔也想问特朗普一句“你以为你是谁”吧。
其实,当今世界,想让特朗普明白“你以为你是谁”的国家变得越来越多了,特朗普退出伊核协议后,美国驻德国大使曾“命令”德国企业断绝与伊朗的经济合作,遭到无情的嘲讽,不仅如此,欧洲联盟还制定了一项对伊朗经济合作计划,力争在美国退出后继续维持伊朗核协议;美国前期气势汹汹打出贸易战的威胁,在收到“奉陪到底”的信号后,也只能走上谈判协商解决问题的道路。如今,欧盟、日本乃至韩国已经对美国贸易保护政策开始反击,这些昔日言听计从的小弟们的“集体造反”举动提醒着美国:“人心散了,队伍不好带了。”除非,美国能够弄清楚自己是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