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军再次越境对峙 已迅速派遣增援部队 专家:不可掉以轻心
2019-09-15 06:59:48



近日,印度媒体曝出,印度士兵在拉达克地区附近与邻国士兵发生对峙。据悉,这次对峙事件是在印度陆军山地打击军与印度空军将于下月举行联合军演前发生的。这次军演期间,印方将在其东部前线部署军队,进行实战演练,有士兵再次越境,但遭遇邻国士兵阻扰,双方发生冲突,并已迅速向该地区派遣了一些增援部队。


事实上,此次对峙事件只是印度不断挑衅邻国的一个缩影。长期以来,印度以自身所谓国家安全为由,对尼泊尔、不丹等独立小国进行赤裸裸的威胁和挑衅,甚至强行吞并邻近小国的土地。近年来,随着印度国家实力的不断提升,其对外政策也变得越来越强硬,且军事动作也更加激进。不久前,印度公然将印巴争议的克什米尔地区划归“国有”,引发巴基斯坦方面的激烈反应,双方甚至还爆发了激烈的炮战。分析认为,印度推行“准战争”政策,力图通过长期对峙来威慑巴基斯坦,企图全面侵吞克什米尔地区,进而谋求地区霸权。而此次印军非法越境,就是在这一错误观念背景下发生的。


值得注意的是,在应对和自身实力相近甚至更强的国家时,印度一向善于采取推搡战略来实现自身的战略目标。所谓的推搡战略就是通过一系列类似推搡和越境等低烈度摩擦拖住对手,最终影响对手的经济,军事发展,并为进一步增加兵力部署寻找理由和借口,从而以巨大的军事优势非法攫取土地。采取推搡战略时,印度并不怕冷对峙升级为热战。如果对方不反击,则印度的蚕食就取得了成功,获得了局部利益。如果对方反击,印度便通过宣传将自己扮演成受害者,博取国际社会的同情,换取外交上的筹码。


当然,采用推搡战略也要避免给大规模战争造成口实,要克制挑衅的程度,因为一旦发生全面战争,印度未必就能讨到便宜。正因如此,印度才不断在边境地区增加人员和武器装备的部署,但由于1962年那一战给印度留下的心理威慑力还在发挥作用,印度还有意拉拢美日等国为自己撑腰壮胆。在过去几年里,印度与美日两国的军事合作不断升温,白宫甚至还曾放话称,可能会将先进的F-35战机出售给新德里。对于美国来说,通过印度可以在新兴大国的西部制造麻烦,再通过武装日本,从东西两线对大国进行战略施压。不过,印度并不想完全被绑上美国的战车。因此,每次挑衅后都会见好就收。


综合分析,自印度独立以来,巩固地区大国地位,谋求成为世界大国,一直就是历届印度政府坚定不移的目标。尼赫鲁就曾说过:“印度以它所处的地位,是不能在世界上扮演二等角色;要么就做一个有声有色的大国,要么就销声匿迹,中间地位不能满足我们”。而在追求这一目标的过程中,莫迪政府似乎比以往历届政府更为激进,甚至不惜制造边境对峙或者小规模的武装冲突,从而干扰对手的战略发展,获取局部和战略利益。但是,物极必反,频繁地挑衅很可能会引起对方的大规模反制或反击。有专家就表示,如果印度盲目行事,很可能再次遭遇1962年的“提醒”。现在双方举行会谈后,对峙已经结束。不过,对于印度的狼子野心,仍不可掉以轻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