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BuzzFeed网站25日称,乌克兰反垄断委员会官员透露,该委员会将在3月宣布,禁止中国的北京天骄航空产业投资有限公司购买乌克兰的马达西奇公司。此前有消息称,除购买股份外,中国公司还承诺在两年内对该工厂投资2.5亿美元。
俄新社称,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是根据所谓 "地缘风险"做出上述决定的。但俄罗斯卫星网称,中乌的有关交易引起美方不满,后者曾对乌施压。据称,美国打算让一家不太出名的Oriole Capital Group公司成为马达西奇的收购者。据了解,有关马达西奇交易的违约金为5亿至20亿美元。由于乌预算无法负担这一费用,因此希望这家公司提供这笔钱。但美国却不愿意。因此,美方可能会通过制裁马达西奇公司逼迫中国公司放弃收购计划。
不谈收购能否成功,先说说能拿到什么意外的好处?
首先,收购将获得D-436发动机、D-136涡轴发动机、AL-222-25发动机、TV3-117涡轴发动机以及D-18T发动机技术和工艺。
这里面除了TV3-117因为有涡轴10了可能用不怎么上了,其他的都非常有用。
收购最好的结果
第1, 信威自己就是个新成长的民间公司,自己本身没有航空产业链。第二,搬到重庆,一切走上正轨没有三五年肯定也做不到,第三,马达西奇的产品都落后了,对中国有用的基本都买来了。
如果在收购马达西奇公司的谈判时没有想到美国会强力干预那才是蠢呢。关键是在收购时就要考虑到美国可能介入的强度和后果,提前做好几种预案。要想到上中下策,以及最坏的结果。
在收购的同时也在收购马达西奇的专家和技术资料,收购个空壳公司只是障眼法,没了也无所谓。参照收购瓦良格号航母,你说光买个船壳没设计图纸,你信?"此前有消息称,除购买股份外,中国公司还承诺在两年内对该工厂投资2.5亿美元"。
"据了解,有关马达西奇交易的违约金为5亿至20亿美元"这些钱恐怕要花在暗处。
明修栈道暗度陈仓,用大张旗鼓的明面上的收购马达西奇,掩护私底下购买转移乌克兰技术和引入乌克兰专家,信威的收购可能只是拿来吸引美帝火力的靶子。让美帝不能专心围堵私底下的技术交流。
马达西奇的设备大多是上世纪六十,七十年代的技术和工艺,连上世纪八十年代的都不多。当年还是机械专机设备,设计一个机床,生成一个部件,设备用途单一,升级转产能力差。现代生产线都信息化柔性设备,数控加工中心,根本是不同代的设备。现在去买上世纪的生产线,其实对欧美威胁不大,但是对于中国发动机仍然是非常重要的。
马达西奇公司所拥有的发动机技术都是经过不断实践才得来的,我国一旦能直接学习到他们的发动机技术,在未来的研制发动机一事上,我们也将会少走很多弯路。还可以在学习这些的基础上,攻破更多的难关。同时,也可以创造出更多关于这一方面的技术人才,为国家的后期发展打下殷实的基础。这些都是我国迫切需求的,毕竟我国与其他国家在这一方面的发展还是稍微有点落差的,但中国发展的快速,一旦马达西奇的技术被我国学习了,以我国的速度,肯定学习的非常快,甚至最终会超越美国。
收购不成,中国的发动机会不会一蹶不振?路在何方
这个问题其实是一个很幼稚的问题,没有马达西奇中国的航空发动机工业仍然会大踏步前进。建国70年以来,中国的航空发动机工业为中国的国防和民用航空贡献了四万台各型的发动机,有效的保卫了祖国的领空,促进了国民经济的发展,并不是现在才从零开始,已经有非常丰厚的基础。
中国军品发动机成果丰厚,已经是世界最先进水平
世界上能够研发和制造航空发动机的国家很多,但是能真正研发和生产军用第三代大推力比涡扇发动机的国家只有3个,美国、俄罗斯(前苏联)、中国,英国和法国都不行。现在,中国的涡扇10太行发动机已经全面装备了中国的歼11B、歼15、歼16、歼10C三代战斗机。装备太行发动机的战斗机不但在训练和近似实战的对抗赛上表现出色,还实打实遂行实战任务,在拦截对手作战飞机时游刃有余的做出桶滚动作。
2018年珠海航展上,装备太行矢量发动机的歼10战斗机做出的眼镜蛇、落叶飘、尾冲、敲钟等高、难、险超机动动作,震惊了世界!这些超机动动作就连美欧的三四代战斗机都不敢做,因为发动机在如此畸变的进气环境下很容易导致巨大的喘振,最后导致坠机。太行发动机有如此强大和可靠的性能,充分证明了中国航空发动机的优异性能。
而在歼20上装备的涡扇15发动机更加性能强大,可以保证歼20完全具备四代战斗机的4S性能,其中的超音速巡航和超音速机动表现出来的都是世界航空发动机最高境界。
"军品好的民品一定好,民品好的军品不一定好"
记得戚发轫院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过一句话"军品好的民品一定好,民品好的军品不一定好"(大意)这句话科学的概括了军品与民品之间的关系,而且现在科技的发展更加印证了这个道理。
中国在航空发动机军品上的成功和成就奠定了在民品发动机上的基础,这个趋势美欧已经看的清清楚楚。不管从哪个方面,特别是商业利益上,全力围堵中国进入民用航空市场这个利润极其丰厚的领域,是很自然的举动。
波音预测未来20年全球需要36770架新飞机,其中单通道飞机预计将成为增长最为迅猛的细分市场,未来20年将需要25680架单通道飞机,占总需求量的70%。
可见将来赚钱的大头就是C919和波音737还有空客A320(A321)这些单通道大客机,而如此巨大的飞机的需求背后是适合此类飞机的发动机的需求。
毕竟,没有发动机再好的飞机也就是个易拉罐,所谓力大砖飞,有了好的发动机,飞机才有了飞起来的可能。
中国已经是世界第一制造业大国,正在向制造业强国挺进,我们没有理由放弃大飞机这个大市场,这也是中国的工业化进程从中低端转向高端的必然结果。再说我们自己的需求市场就有上万架,为什么要长期被别人制约和钳制,任人宰割。
前面说过,"军品好的民品一定好,民品好的军品不一定好",我们有如此好的军品发动机的基础,没有道理将民品市场拱手让人。
针对民品市场的大涵道比发动机,中国在军品技术的基础上已经有了雄厚的基础,就连三大发动机制造商也承认,中国的长江1000系列已经在各项高性能技术上接近世界上最好的发动机,在节油、噪声、长寿命、可靠性上完全可以胜任日新月异的发动机市场的需要。
LEAPX是目前12吨到16吨级别最好最省油的大涵道比涡扇发动机。
中国的长江1000也是按照GE的LEAPX路线设计的,都是在核心机上做文章,都是世界上第一次在核心机上使用单晶叶片,是成熟技术的加持,比较保守,但稳妥有效。
其他两家如普惠和罗罗都有新的节油发动机技术,但是都不成熟,普惠的齿轮传动最好,但是挂飞阶段出事了,没人敢买。罗罗原来走三转子的路,后来也走上了齿轮传动的技术路线,但是普惠告它侵权,罗罗进退两难。相比较长江1000系列后来居上,完全可以在未来的大客机发动机市场占有一席之地。
另外,根据江苏新扬公司透露的信息,国产复合材料风扇叶片将会用于CJ系列大涵道发动机,包括CJ1000A发动机,后者是C919客机配套发动机,CJ1000A换上复合材料风扇叶片之后,性能更好,耗油率更低,可以让C919客机性能向前再迈进一步,有效增强了客机在国内外市场的竞争能力。"
中国发动机只要踏踏实实把长江1000系列和WS-20的流程走完,哪怕再困难也要坚持完成,这其中累积的经验顶的上10个马达西奇的价值。
没有马达西奇不是什么大事,没有马达西奇,中国的航发工业照样高歌猛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