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几年,俄罗斯仿佛突然开了窍一般,开始在无人机领域奋起直追。
8月3日,塔斯社披露,由苏霍伊开发的S-70“猎人”重型隐形无人攻击机原型机完成了首飞,这是俄罗斯第一种设计上将隐身性能放在首位的作战飞机。
随后在8月7日,俄罗斯国防部公布了一段视频,显示了8月3日苏霍伊公司“猎人B”无人机首飞情况。
今天,我们就来具体的说一说俄罗斯的首款隐身无人攻击机。
这款无人机有很多独特之处,首先说第一个,大,特别的大。
“猎人B”无人机的机身长度14米,翼展19米,最大起飞重量25吨,机内弹仓载弹能力2.8吨,最大飞行速度1000公里每小时。
单单看数据,好像没什么感觉,但是换种描述方法“宽度比苏-57宽,长度略短于苏-57”很多人就有比较直观的感受了。
无人机做大的好处当然有很多,比如能够携带更多的燃油、武器和性能更好的机载设备,这样无人机不仅作战能力更强,而且航程和作战半径都更远。当然,造价也更贵。
而让人不解的是,猎人B无人机设计得这么大,似乎和原本“苏-57无人僚机”的定位有很大的偏差。
以美国的“女武神”为例,虽然也设计有内置弹仓,但是只能够携带一枚大尺寸的精确制导武器。而且因为内置弹仓的长度不够,大多数情况下还是携带的对地攻击用的精确制导武器。
▲ “女武神”无人机更像是“浮动挂架”
美军对“女武神”的定位也很简单:在危险级别不高的情况下,充当F-22和F-35战斗机的“浮动武器挂架”,当F-22和F-35战斗机可以用自己宝贵的内置弹仓携带空空导弹,对地攻击武器则由“女武神”无人僚机来携带。
如果危险程度比较高,不方便让有人驾驶的隐身战斗机进入战区对地攻击,则由“女武神”无人僚机单独发起攻击,必要时刻可以采取自杀式攻击完成任务。
这也就定下了无人僚机的几项要求:首先是要小,因为越大暴露的可能性就越高,如果目前“猎人B”的体积能够缩小,隐身效果必然更好。
其次是要经得起消耗,毕竟在关键时刻需要无人僚机来“弃车保帅”,太贵了就经不起消耗了。
而猎人B无人机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正好和以上两条都相左了。不仅规格大,而且造价也不见得会便宜多少。
其次,从外形上看,俄罗斯这款无人机目前也并不具备真正的隐身能力。
比较明显的地方就是大家一眼就能发现的“满头包”,以及猎人无人机尾部裸露的巨大的发动机尾喷口了。
其实这“满头包”,实际上都是猎人B无人机的各种刀型天线,不过大量的刀型天线,同样也破坏了猎人无人机的隐身结构。
从披露的照片来看,猎人B无人机的进气道和X-47B、法国“神经元”以及我国的“利剑”比较类似;
在机背上方,的确可以减少地面方向的雷达回波,但是其机尾和“利剑”一样,是一台带有加力燃烧室的涡扇发动机,据称是AL-31F系列,毫无雷达和红外隐形措施。
▲利剑也采用带加力的RD-93/涡扇-13过渡
一般而言,这些飞翼布局的隐形无人机并不需要超音速飞行,因此包括“利剑”上那台RD-93/涡扇-13一样,加力燃烧室和多余的推力纯属浪费。
但由于发动机喷口缺乏红外隐形措施,也没有像美国F-35战机的F135发动机一样,在燃烧室内设置雷达屏蔽装置;
因此面对后向的雷达波,发动机叶片也容易产生回波,红外和雷达隐形能力存在巨大缺陷。
▲X-47B的发动机喷口高度隐形
但是,“利剑”早在2013年就在洪都完成首飞,从此前披露的“官泄”版利剑2.0模型来看,它的量产型飞机已改为和X-47B等战机一样的红外隐形发动机喷口,加力燃烧室已不见了;
发动机也很可能会弃用涡扇-13,而采用传说中的涡扇-12,前者的无加力版。
据外界称,涡扇-12已在同为沈阳所设计的“神雕”反隐形无人机上完成实用化。
▲疑似利剑2.0模型,喷口已重新设计
当然了,猎人B无人机之所以还有这么多的缺陷,很可能也并非是俄罗斯有意为之,而是一种无奈之举。
由于近些年来俄罗斯的国力一直在不断地衰退,经济上的困境让俄罗斯无法在武器装备的研制上无法再像冷战时期一样进行多方面的探路。
与此同时,有限的军费还要将大头分给真正急需的地方,也就是核武器以及各型导弹方面。
这也就导致罗斯近年来除了“猎人B”,也并没有余力去进行大量关于无尾飞翼布局的验证机研制。
这意味着猎人B无人机自己需要承担大量的基础性试飞任务,这也就需要在飞机外面要多设置一些传感器。
从这个角度,我们也就可以理解为什么“猎人B”首架原型机上那么多“零碎”了。
至于“猎人B”的发动机,很有可能也只是临时安装上去的,毕竟此次只是试验无人机能不能飞起来,也就是说测试的是无人机的飞控。
实际上“猎人B”的无尾飞翼气动布局其实做到像这么大,技术难度还是挺大的,这也表明俄罗斯近年来在空气动力学,飞行控制技术领域有了新的进步。
如果研制过程比较顺利的话,相信在未来的实用型“猎人”无人机上,不管是满头包也好,还是巨大的发动机尾喷口也好,都会消失不见。
当然了,这种将一大堆的试验都放在一架原型机上的做法,也并不是没有缺点,最大的一个缺陷就是会极大的拖延研制速度。
要知道隐身设计最大的一个难点就在于外形与飞行性能的协调和取舍。
每一次对飞机的外形进行改动,都是一项非常大的工程,影响的时间动辄以年来计算,所以,“猎人B”什么时候能够服役,还真说不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