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美国海军长期使用在当今各国看来莫名其妙的英制短吨,因此美国现役航母的真实满排吨位,相对于公开的数字都有所夸大。因为英制老式1短吨大约只有国际公吨的0.9吨稍微多一点。这导致如果只看美国五角大楼的公布的数字,感觉尼米兹级的后期5艘就已经都超过了满排10万吨。而实际上换算成国际公吨,那么号称11.3万吨的福特号才是第一艘真正超过10万吨级国际公吨的大型航母。尼米兹级的前3艘,想超过国际公吨的9万吨都够呛,只有罗斯福号和以后的另外6艘,才都过了实际上的9万吨。之所以说美国航母用短吨表示莫名其妙,就在于短吨的原创地,也就是英伦本土早就不再用短吨这个单位,再用短吨就像我们继续用16两表示一斤一样的无厘头。但是五角大楼明知这样计算航母吨位容易引发混乱但就是不改。
潜在的目的,无非是表面吨位更大,更容易在全球Y民中树立美国航母高不可攀,不可挑战的威慑形象。不过并没有千年不变的超级强国。美国航母一骑绝尘的现象,已经很难再维持10年。甚至连5年都未必能维持了。瀚海狼山(匈奴狼山)过去一直强调,新一代的非常规动力的巨型航母,几乎可以肯定是13万吨起步,这个13万吨是国际公吨。这样就一步到位的超过福特级的刚刚满10万吨的满排吨位接近3万吨。美国航母不可挑战的形象到那时也就全面终结了。有人说上来就搞13万吨的超级航母,是不是有点不切实际,步子迈的过大。实际情况并非如此。原来美国海军早在30年前,就已经论证过新一代航母最佳吨位就是13万吨到15万吨。这种航母的代号叫做ECBL方案。整体效果远远好于CVN21方案,
CVN21方案的最终产品就是现在的福特级。福特级的舰体总长在335米左右。而13万吨级的ECBL方案的总长高达354米,可以让飞行甲板总面积从现在福特级的1.8万平米扩大到2万平米以上;机库实用面积也更大;最大载机数量可以比福特级还多出大约30架,最大弹射能力由目前福特级理论上的不到35吨扩大到40吨,可以弹射大型远程有人攻击机也可以弹射大型无人攻击机;最终综合战斗力可以比福特级提高1倍,也就是1艘ECBL可以顶2艘福特级使用。之所以吨位需要再加大,主要是ECBL方案除了加厚的舰体侧面对鱼雷和掠海反舰导弹的装甲防护外,还在垂直方向也增加了中心船体的重型装甲,主要是防护反应堆不会被轻易的垂直击穿。而当时的美国海军认为,未来海战中已经没有了像二战中那种垂直俯冲轰炸机和重磅航空炸弹。因此没必要再单独增加垂直方向的重装甲。现在的美国航母,从尼米兹级到福特级其实都顶不住任何灌顶攻击。
但是美国海军没想到在福特级定案以后,天顶垂直攻击的ASBM 就成了航母舰队最大的威胁。现在想改也没资金更没技术了。而且美国东西两岸,大部分航道和泊位居然都是罗斯福新政时期建造的。普遍水深都在15米左右。而13万吨级航母的自身吃水就接近14米,必须把所有航道和泊位全部挖深升级才能容纳,这个投入就是万亿美元级别,现在的美弟哪里有这个钱?而现在全球20米以上深度的进出港航道和深水泊位90%都在西太。帮助13万吨级的ECBL方案最终成真,自然是责无旁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