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据路透社报道,也门胡塞武装27日表示,他们将针对任何与以色列港口有业务往来的公司的船只发动袭击,无论其国籍。这是胡塞武装所谓的针对以色列的第四阶段军事行动的一部分。
胡塞武装发言人在电视声明中警告称,如果这些公司无视警告,那么它们的船只将遭到袭击,无论其目的地是哪里。
该发言人补充说:“也门武装部队呼吁所有国家,如果它们想避免局势升级,就要向敌人施压,让其停止侵略,解除对加沙地带的封锁。”
该说不说,胡塞武装面对美国和以色列的时候,态度强硬且行动果敢,自新一轮巴以冲突爆发以来,胡塞武装多次以实际行动表达对巴勒斯坦人民的支持。他们动用导弹和无人机,对红海及附近水域的相关目标展开袭击,要求以色列停止在加沙地带的军事行动。面对美国组建的护航联盟,胡塞武装也毫不示弱,针锋相对地回应,称美国是在没有正当理由的情况下将红海“军事化”,并坚定表示无法阻止他们对 “以色列船只” 的袭击。这种硬核的态度,让美以都感受到了实实在在的压力,也让国际社会看到了一支在中东地区敢于挺身而出,对抗霸权与侵略的力量。
这次胡塞武装宣布袭击升级,可以说是打开埋葬之门,让美国和以色列倍感无助,无力。
美以无助,这才是真大佬
话虽如此,但此次胡塞武装宣布将袭击范围扩大到与以色列港口有业务往来的任何公司船只,且不论国籍,这一行为难免让人觉得有些过犹不及。
在国际社会,虽然胡塞武装的初衷或许是通过加大对以色列经济命脉的打击力度,来迫使以色列停止对加沙的侵略,但这种无差别的攻击方式,无疑会波及众多无辜的第三方。全球贸易紧密相连,众多国家的公司与以色列港口存在业务往来,这些公司大多只是在正常开展国际贸易活动,并非直接参与巴以冲突。胡塞武装的这一行动,可能会使这些公司遭受巨大损失,进而引发国际社会的骚动和不满。从国际规则和道义层面来看,这种做法也可能被视为违反国际法中关于保护民用船只和国际航运安全的相关规定,这无疑会让胡塞武装在国际舆论场上陷入更为被动的境地。这一行为甚至可能被外界解读为胡塞武装野心的逐渐暴露,让人担忧其行动是否已经脱离了单纯支持巴勒斯坦、反抗侵略的范畴,而是有了更为复杂的战略意图。
而且,红海局势本就微妙复杂。这里是国际航运的关键通道之一,全球约 30%的集装箱和 12%的海运贸易经由红海及苏伊士运河运输。胡塞武装的袭击行动,已经迫使许多国际航运公司暂停在红海的航线,改为绕道非洲好望角,这导致时间和运费成本飙升,继续途经红海船只的保费也不断上涨。东亚到欧洲的航线上,大量商品运输受到影响,欧洲一些车企甚至因为供应链断裂而被迫停工停产。而埃及,作为苏伊士运河的拥有者,其运河收入大幅降低,加剧了自身的美元短缺和债务危机。倘若胡塞武装持续扩大袭击范围,红海地区的紧张局势必将进一步升级,对全球经济的负面影响也将愈发严重。
胡塞武装的意图之一很明显,就是逼停巴以冲突。
美国作为在中东地区有着巨大影响力的大国,长期以来在巴以问题上的偏袒立场,无疑是冲突不断升级的重要外部因素。而以色列在加沙地带的军事行动,造成了大量无辜平民的伤亡和人道主义灾难,这不仅违背了基本的人权准则,也让地区局势陷入了恶性循环。只有美国改变其在巴以冲突中的偏执立场,积极推动以色列实现停火,加沙的人道主义灾难才能得到缓解,中东地区才有可能恢复和平与安宁。同时,这也能让红海恢复往日的平静,国际贸易得以顺畅进行,沿岸国家和人民的生活也能重回正轨。
说在最后,胡塞武装的强硬行动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能压制美国的双标和以色列的恶行,但当前袭击升级的做法并非明智之举。当然,这也不是胡塞武装凭一己之力能够做到的,还需要国际社会共同努力,促使美以停止在中东地区的无耻、暴力行径,通过和平谈判的方式解决争端,通过“两国方案”实现地区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