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 5 月 1 日,白宫迎来特朗普第二任期的首次重大人事调整,与此同时,特朗普在接受美国全国广播公司《与媒体见面》节目采访时表示:“在某种程度上,我会降低关税,因为否则,你就永远无法与他们做生意,而他们非常想做生意。”
他还说,中国最近经济遇到困难,工厂活动已经陷入2023年以来最严重的萎缩。新出口订单跌至2022年12月以来的新低,还创下疫情管控以来的最大降幅。
怎么说呢,中国确实是难,但是美国又好到哪里去呢?2025 年第一季度,美国经济萎缩了 0.3%,这是自 2022 年以来的首次下降。经济数据的恶化,背后是美国企业和消费者所承受的巨大压力。企业面临原材料成本上升、供应链断裂等问题,而消费者则不得不面对物价飞涨的局面。
以沃尔玛等一众零售巨头为例,它们如今的库存只有半个月,为了维持运营,只能催着浙江等地的供应商赶紧发货,甚至不惜自己硬吞关税成本。
图片
反观中国,中国经济正处于转型升级的关键阶段,短期的出口数据波动并不能代表中国经济的整体走势。而且,中国拥有庞大的内需市场,随着国内消费潜力的不断释放,中国经济增长的动力正逐渐从外需向内需转变。
更为关键的是,美国如今还面临着一个巨大的隐患 ——5 月份美债即将到期。美国长期以来依靠债务驱动经济发展,如今债务规模已经达到了惊人的程度。一旦美联储开始降息,以缓解经济衰退压力,那么美国国内的通胀必然会压不住。在这种情况下,美国经济将陷入更加艰难的境地。我们不着急,请特朗普继续表演吧。
从全球视角来看,当下的局面可谓是美国有钱买不了中国的货,中国有货却卖不了美国。全球的目光都聚焦于此,都在赌中美到底谁先扛不住。然而,在这场博弈中,中美双方手里其实都还留有底牌。中国拥有丰富的稀土资源,在全球产业链中占据着重要地位,稀土在众多高科技领域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这无疑是中国手中的一张王牌。而美国也在科技、金融等领域有着深厚的积累,具备一定的反制能力。
这场中美贸易博弈,就像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影响着全球经济的走向。其他国家在这场博弈中也都持谨慎态度。欧洲攥着技术两边观望,试图在中美之间寻找平衡,以维护自身的经济利益;东南亚接着订单不吱声,默默享受着产业转移带来的红利,但也担心被卷入中美贸易冲突的漩涡;非洲拉美抱着资源等涨价,期望能在全球经济格局的变化中分得一杯羹。
图片
这场中美贸易博弈,本质上并非简单的贸易争端,而是一场全球经济格局的重塑。它逼迫全世界去思考:还要不要继续用廉价商品换高端芯片?用环境污染换美元废纸?在这场博弈中,谁能率先找到新的发展模式,实现经济的转型升级,谁就能在未来的全球经济竞争中占据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