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韩国国防项目促进委员会批准购买了一批预警机和情报搜集机,韩国此举到底是在针对谁?是否能如韩国所愿起到作用?
近期,韩国方面批准了购入预警机和情报搜集机的项目,其目的是为了增强韩国的情报搜集能力和监视侦查能力。
为了采购这批机型,韩国国防部采办项目管理局当日也发布了声明,称韩国从明年开始,会投入1.59万亿韩元,折合美元有13.2亿,并且在不晚于2027年时获得采购的机型。
不得不说,韩国此次手笔相当大,虽然韩国官方没有透露采购的具体数目,但是外界都普遍认为韩国会采购两架波音生产的E-737预警机。
其实早在2011年的时候,韩国空军就接收了首架E-737预警机,后续总共接到了4架。而且,韩国将购买E-737的计划称之为“和平之眼”。所以,严格意义上说,韩国这次属于增购。而在情报搜集机上,虽然韩国没有透露具体的采购情况,但是目前韩国的空中情报搜集能力并不弱,拥有6架情报搜集机,其中包括猎鹰2000S和豪客800两款公务机改进升级的机型。
而关于韩国增购这两款机型的原因,国防采办项目管理局表示,近些年来韩国面临的“安全威胁”日益上升,外国军机不断在未经通报的情况下,闯入韩国的防空识别区。这一说辞看起来貌似很有道理,但却根本禁不起推敲。
从地图上看,韩国所在的东海海域和日本海海域十分拥挤,原有的韩国防空识别区是在上世纪五十年代的时候美国人帮忙画的。
从这往后的几十年里,韩国一直安安分分地用着美国划定的防空识别区,但是直到2013年的时候,韩国突然不老实了,宣布扩大防空识别区。
这一扩大不要紧,马上就和中国、日本的防空识别区重合,局势一下就从原来的相安无事变成了热闹非凡。
换句话说,现在韩国觉得自己压力大了,防空识别区看不过来了,完全就是当初自己作的死,最后还得自行背锅。
尤其是韩国每年还要在独岛地区进行军事演习,日本秉承着来而不往非礼也的思路,经常派遣军机去韩国防空识别区转悠,所以韩国增购也在情理之中,完全就是在埋自己之前挖的一连串的坑。
但是,在这一系列事件背后,真正高兴的恐怕还是美国。
自始至终,美国和日本以及韩国都属于同盟关系,但是日本和韩国却相互看不对眼,一言不合就空中对峙和独岛军演。
美国方面对于这件事自然是持默认放纵的态度,只要有冲突和矛盾存在,日韩不会走的太近,美国就有机会操纵局势,无论是卖武器装备也好,还是举办联合军演也罢,多多少少是有合理的借口存在的。
而且需要注意的是,日韩同为美国盟友,一旦发生过火的事情美国势必要介入进来,以免日韩闹的不可开交,所以韩国增购的预警机和情报搜集机对日本的针对性意味并不强。所以,韩国到底在针对谁,恐怕也只有它自己和美国心里有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