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问题说起来比较复杂,其实有用户和销售方两个方面的原因。瀚海狼山(匈奴狼山)一直强调,三哥海空军的战斗机部队,甚至三哥军方的高层,一直对现代的隐身空战缺乏最基本的概念认知。甚至对次一个等级的非隐身机的超视距空战都缺乏深入的了解,更缺乏实际具备的物质基础。这点上从227空战三哥多型战斗机的完败中就可以管中窥豹。这也和俄罗斯这个早年的空战武器提供方提供的主战平台的性能长期不靠谱有很大的关系。甚至和三哥空军“买的得起豪车,却加不起基本的95号汽油”的做派也有很大的联系。花了数百亿美元买战斗机,却不舍得再花钱为每架战斗机配齐最起码的4枚空空导弹。这种奇葩事情在三哥看来已经习以为常,早就见怪不怪。直到今天,三哥从上到下,居然把阵风这种并没有经过实战检验的偏弱三代半当做全球最强的战斗机。
甚至认为仅仅靠阵风就能压制某20、F22A和F35。只能再次说三哥上上下下对五代机空战连基本的概念都没有。在这种情况下,三哥海空军对采购F35并不急切。另外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而且是三哥方面不想让外人知道,实际上却是全球军火商全都知道的事情,是三哥买任何军火的“手续费”都高的吓人。所谓的军火交易手续费,其实就是军火进口的回K。一般国家的军火出口,或者进口,会有10%到15%的中间人费用,最多20%顶天了。中间人会拿着这笔费用进行各种关节的“润滑”,这都是国际军火圈子里的“行规”。但是三哥不同,三哥方面不论买什么,最低都会张口就要40%,甚至个别项目会要60%。110亿美元只买36架阵风,傻子都能看出其中的“手续费”有多少。而三哥每次上台的人物换届后,都会立即签订几笔新的军火大合同。
其实不论哪一派上台,狮子大开口的习惯都是一样的。不过三哥的这套传统,在美国人哪里并不好使。美国军火销售,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外国客户和美国国防部的军火销售单位签合同;第二种是外国客户直接和美国国内的军火生产公司签合同。而第一种是美国军火出口的主要方式。美国在这方面的法律和规定比较完善,不允许像法国一样的“乱来”。谁都知道法国的同类武器在整体性能上不如美国货,但是法国武器几乎每样都是全球最昂贵的。根本原因除了法国武器的生产成本本身就比较高以外,再就是几乎每项法国武器的出口订单,如果深究,大多数都能揪出弊案。但是美国武器出口却很少出现这种情况,这就是因为五角大楼给出的绝大部分武器出口中间人的“手续费”就是5%,卡的很死。这就造成三哥方面买美国武器的积极性,未必要超过买法国武器的积极性。不过美国有很多武器是法国供应不了的。比如战略运输机,海鹰反潜机和战略无人侦查机等等,三哥只能买美国货。为了绕开5%这个规定,不惜把一些次要的设备和备件也专门开列合同,这样起码能拿得好处更多。
而F35的出口,对美国销售商来说,也是国防法律和内部的各种条条框框早规定好的,并不是洛马或者五角大楼临时想起来卖给谁就能卖给谁。除了自用之外,F35首先要供应当初入股研发的7个所谓的盟国。其实7个盟国里面也要分北约核心国家和北约非核心国家。还有日韩澳新加坡等也有非北约盟国的待遇;而土耳其虽然是北约国家兼原始入股国,但照常暂时拿不到货。这里面根本没有三哥什么事。即使三哥现在就下单订购任何一种F35。那么拿到第一架实体机,最快也是2030年的事情了。美国其实也害怕一旦卖F35给三哥,哪怕是仅仅签订意向合同,也会极大的刺激FC31或者苏57的出口,五角大楼可不想干这种义务促销员的工作。说到底,三哥目前虽然是美国尽力拉拢的对象,但是却并没有法律上的盟国地位。因此现阶段美国只想推销过时的三代机生产线给他,赚取最后一笔高额利润。如果急于推销F35,那么三哥也自然无钱当这种接盘侠了。在这点上,美方节奏感拿捏还是很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