咔嚓酥:抗战爆发时中日的差距有多大?
2015-06-27 14:58:52



中国向工业化社会迈进的努力要追溯到清末“洋务运动”时期。那个时期不管是“官办”还是“民举”,最初的想法就是中国要有洋人一般的坚船利炮,要有中国人自己的民族企业,不要再受洋人的欺侮和盘剥。我们不能单纯从结果来推断整个过程,因为尽管有着惨痛的教训,但洋务运动确实奠定了中国初步工业化的基础。矿产开采、冶铁炼钢都初步形成规模。江南制造总局作为晚晴最大的军工厂,从步枪到线膛钢炮,从木质舰船到铁甲舰,甚至最后军舰锅炉和主机都能自我建造。1918年,更是为美国人建造万吨轮船。实是中国当时工业生产能力集大成者。

  但这一切,仿佛在中国进入民国的某年戛然而止。经过将近三十年的发展到抗日战争爆发,中华民国的工业生产能力甚至与清末都无法相比,无论如何都令人匪夷所思。

  抗日战争爆发之前,中日之间的工业制造能力和科学技术水平完全不在一个层面上。日本已经是工业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而中国自民国建立之后就陷入军阀混战,民不聊生。工业发展缓慢。农业仍旧以小农经济为主,封建生产结构仍旧广泛存在。是一个彻头彻尾的弱国。

  更为致命的,1931年“九一八”事变,蒋介石国民政府命令张学良三十万东北军撤回关内,从而失去了中国最为强大的工业生产基地。奉系军阀苦心经营的工业建设成就即可落入日本人的手中。日本占领东北之后,很多兵工厂完好无损,直接成为日本军的武器制造工厂。无疑使中国本就薄弱的国力雪上加霜。

  抗日战争过程中,尤其是日本轰炸珍珠港之后,早就想到本土要遭受轰炸的日本政府,全力在伪满洲国进行军工生产体系建设。建立了包含冶金、矿业、飞机、机车和汽车制造、造船、纺织、交通运输和能源等工业部门的较完整的工业体系。伪满洲国也是当时亚洲最为发达、最为富裕的地区,制造业一度超越日本本土。可想而知,东北的工业基础和工业发展条件是何等的优越。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之前,中国以31倍于日本的领土,5倍于日本的人口,钢铁年产量却是日本的一百四十五分之一,石油年产量是日本的一百二十九分之一。如此实力的悬殊,加上蒋介石国民政府的不抵抗,中国人民只能举起两手等待日本军队的奴役和屠杀。

  除却由外资支撑起来的煤炭产量能达到日本的一半以外,国民政府统治下的中国,没有一项工业数据能够有同日本相比较的能力。国民政府的工业体系里,铜产量每年只有可怜的700吨,没有火炮制造能力,没有汽车制造能力,没有坦克制造能力,没有飞机制造能力,几乎没有舰船制造能力,比清末工业生产能力而不如,简直就是国家和民族的耻辱。而同期日本每年能生产8.7万吨铜,744门大口径火炮,9500辆汽车,330辆坦克,1580架飞机,每年造船总能力47.32万吨。

  由于连年的军阀混战,中国薄弱的工业生产能力早已遭受巨大的破坏,蒋介石国民政府不对症下药,反而顺从买办势力背后西方资本的指挥棒,使中国这样一个农业大国举步维艰,民族企业奋力挣扎而不得活。就这样,还有人想念怀念所谓的“民国时代”!正是中国共产党的农村工作和工业发展政策,使中国实现了工业化。正是改革开放,使中国有了世界上性价比最高的工程师和产业工人队伍。这才是国家复兴、民族崛起的基础。依靠蒋介石国民政府的小算盘来治理国家,还是算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