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尤甚者观蛟龙——新世界格局下的视野
2018-10-15 16:43:24



清风道长


涉浅水者见虾,其颇深者察鱼鳖,其尤甚者观蛟龙。足行迹殊,故所见之物异也。……故入道弥深,所见弥大。王充《论衡·别通第三十八》
王充这段话主要劝人博览群书,多长见识,认识事物要往深处思考,有了更多的知识对事物认识往往能拨云见日,不再是井底之蛙。
目前的世界局势,特别是涉及到我国部分,看到美国人拚命栽赃我们,超越国际法对付我们,许多人迷茫、犹豫、更有甚者有的人缺乏信心、惊恐,个别人还对国家决策因不理解而指手划脚,这没有必要。如果认真研究国际局势的发展规律你会发现,有些事,想躲是躲不开的,你越躲人家越认为你可欺越蹬鼻子上脸,你内心受到的委屈、屈辱就越大,最后你的损失越多,还不如面对面的对抗。生活中何尝不是如此?
苏联斯大林时期与德国签订了《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结果签订后不到两年,德国就全面入侵苏联,而英国的张伯伦时期英、法对德一味的绥靖,结果换来的是敦克尔大撤退,法国整体沦陷,英国遭受大轰炸,一度要灭国。小日本面对美带领西方贸易发难,全面妥协的代价是二十年停滞。
有前国之鉴,我们再上当就不是智商问题了,而且我们不同之处在于我们是完全的主权国家,新中国成立后从来没有在原则、核心问题上作利益交换过,现在我们更不能眼睁睁的看着中国人民几十年辛辛苦苦用血汗换来的劳动成果、财富任人掠劫,勤勤恳恳努力得来的大好局面给“强人”强行打断,绝对不能让敌人轻而易举,要让它付出代价!
虽然力量对比,我们相对弱一些,但我们并不是一无所有,而是有自己的支撑点,有自己的优势。这些支撑点、优势也是对手不具备的,所以“风物当宜放眼量”嘛。
一、美国的强霸必导致世界加强联合对抗美国。
世界各国普遍反对美国自私、利己主义、破坏多边机制的行为。主要原因是目前的全球贸易供应链条是几十年建成的,一旦破坏世界各国包括美国在内都会受到重创,比如我国的供应链是几十年建成的,而且是在“中国特色”情况下建成的,这个特色是其它国家不具备的,“集权体制”,集中力量办大事,有序推动。(公众号qingfengtanguoji)
目前的问题是缺乏一个有效的机制、有能力的联络国进行沟通进行反制美国,但随博弈时间的延伸,这种局面必将到来,而且不止是一个,无论哪一个国家都不敢放弃目前的供应链,所以世界各国的反应很剧烈。
有几个新闻很有意思:在川普高调宣布美墨加贸易协议取得巨大战果、并吹嘘给中国埋下了毒丸后不久。
1)印度宣布增加从伊朗原油进口,(2)印俄签署53亿$的购买S400合同;(3)加拿大宣布与中国签订天然气(LNG)合同,并与墨指出同步发言,与其它国家的贸易不会受到美墨加协定影响。
4)德、芬、瑞为俄输欧洲油气管线“北溪-2”号开绿灯。
5)在日内瓦就WTO改革措施商谈中,欧洲向中国递“眼神”。
这五个新闻表面看基本都是孤立的,但仔细研究发现都有一个共同点,都是美国反对的项目或是条例,(公众号qingfengtanguoji)从反应上看,也有一个共同特征,就是各国对美国优先的态度是一致的,你美国可以优先自己,但不能让我们的利益受损,加拿大为什么声明与其它国家贸易不受美加条约约束原因在此
从目前的状况看,基本上是一种松散的各顾自己利益的做法,还没有紧密的联合一致形成合力共同对抗美国凌霸主义,但时间久了,当各国看到单凭自己的力量难以对付美国欺凌时,这种联合趋势会加强。
当然这需要有人推动。目前看,欧洲出于自己的利益,对美单边是反对的,欧盟的发展离不开多边,若屈服于美国单边只有一个结果:美加强对欧洲控制,继续仰美鼻息生存,这是欧洲不愿意接受的。而川普在军费上施压,完全是为美国利益,欧洲增加军费,最大受益方是美国,因为购买武器多数是美国的,这也招致欧盟反感。
俄罗斯目前与欧洲有结构性矛盾,也有重大利益交集,欧洲对俄的防备心理一直很强,但如果俄国人在军事上的表现不再对欧洲针对性,形势会发生变化,(公众号qingfengtanguoji)普京也看到这点。而美必然会激化这种局势,比如北约“三叉戟”军事演习就是刺激俄做出激烈动作,逼迫欧洲与俄的合作中断。从美国战略上来说,对付俄罗斯与对付中国目标是一致的,只是手段不同罢了,对付俄国人是以军事刺激施压为主,对付我国是经济发难围剿为重。
从上面分析,就明白为什么欧洲给中国“递眼神”了。当然欧洲是希望中国不要与美国达成妥协,中国也希望欧洲如此,如何保障不被对方出卖,我们要做好预防,做出几套应对方案。我个人认为,中国作为产业链的重要部分,欧洲有许多是离不开中国产业链供应的:比如焦炭,稀土,化工、医药原料。。。,而中国是欧洲最大市场之一,为美国利益放弃中国市场,欧洲人不会傻子到如此地步,所以要多沟通。加拿大的行为也告诉我们同样道理,“利益”是国家打交道的基础。
我看到一则新闻,说是苹果总裁库克最近很忧心,一个多月多次来中国,为什么?(公众号qingfengtanguoji)他知道中国产业链对苹果公司的重要性,在信息产业发展如此迅速的今天,如果苹果稍微停顿,其它信息巨头就会赶上,还有一个,美国芯片业,美国芯片有一半提供给中国,在市场为大的贸易格局中,美国逆流而行,最后打击的是美国高科技行业,中国则可趁机升级自己的芯片业,最终损害的是美国目前高科技支撑的信息产业,同样高通也急了。这也是为什么美国舆论界焦虑“中国为什么还不投降”的核心原因。
二、中国要团结好周边。昨天笔者强调,中国周边接壤国家是在大国中最多的,海陆相加24个国家,中国是18个国家的最大贸易伙伴国,这就是优势。
但不可否认的是,一方面周边国家多数比较弱小,单一对抗美国压力的能力有限,特别是东盟国家,国家经济相对单一,非常容易受到美国攻击而导致国内局势动荡,另一方面,中国周边国家对中国的猜忌心理是存在的,有的还很大,而且多数国家与中国有领土矛盾,普遍有希望“美主导公道”的需求,这也是他们最容易受到美盅惑、诱惑的地方,所以他们容易变,看到哪方占上风就跟哪方,这都是可以理解的。
目前的贸易战背景,全面开战后,长远看周边多国受到的波及与损害比中国要大得多,因为他们没能力建立象中国这样的产业供应体系、链条,他们作为初级链条国,(公众号qingfengtanguoji)更容易受到打击,比如越南,这几年经济发展遇到巨大瓶颈,主要是产业升级困难,一是没有资金,二是没有大量科技人才,小的国家产业升级太难了,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利用这种局面,中国能做得工作太多了,从产业链方面说,中国的产业链对他们影响最大,基础产业离不开中国发展。以化工为例子,周边多国的纺织行业,离不开中国的供货,如果中国不供货了,其它国家无能力代替中国目前的角色。
所以,中国可联合周边国家就贸易问题达成一个非损害他国的新协议,巩固我们的基础市场。
三、日本态度。
日本的安倍准备来我国访问,具体能达成什么协议,难说,因为日本是以不敢得罪美国为前提的国家,它们要与中国达成协议,需要美国首肯。能否与日本达成协议,也是我们判断美国下一步的动向的依据之一。但安倍能来,说明中国准许他来,他也愿意来,这背景仍然是经济、贸易。美国对日本狮子大开口,小日本不愿意,需要找一个制衡点。
我们看到日本宣称要“武力夺回北方四岛”,都感觉安倍疯了,(公众号qingfengtanguoji)他的主子美国都不敢公开说用武力对付老毛子,他安倍吃了豹子胆了?其实不是,这是向美国施压。潜在的含义很明确,如果美施压过分,日本会将相关矛盾转化到俄美矛盾上。
不同的时机国家有不同的策略,我们没必要纠结于老问题,保证底线的情况下,利用各种机会制衡美国,比如利用安倍来华让美国“烦恼”,是可以的,不能因循守旧吧。太祖都说“敌人的敌人是(可以做)朋友的”嘛。
最关键的是,日本目前对中国市场的依赖比对美国要深,中国市场动荡,小日本是最大受害者之一。其实小日本有许多项目转移到东盟国家,但除个别项目取得利润,多数是亏得要死要活的,小日本现在对东盟的整体项目搬迁,基本停止了,我们利用小日本对我的需求激化日美矛盾为我所用,正确!
一定的时期,朋友之道多变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