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出访,“非同寻常”
2022-12-08 23:08:22



俄新社12月6日刊发题为《不只是石油换人民币:习近平前往沙特阿拉伯》的文章,作者是记者彼得·阿科波夫。全文摘编如下:
中国领导人习近平访问沙特阿拉伯。这件事非同寻常。这不是中国国家主席首次前往利雅得,但是重点并不是此次行程本身有何特别之处,而是在于:它象征着未来世界秩序框架的构建进入新阶段。
假如放在过去,西方描述习近平此次访问时,恐怕会用“全球最大的工厂”和“最大的石油销售商”这两个标签,然而早在2016年习主席上次访问沙特时,这两个词就已经不能再用来解释两国关系的本质了。如果仅仅透过双边关系乃至整个经济的棱镜来观察,你就根本无法理解正在发生的事情。没错,沙特仍然是中国最大的石油供应国,中国也仍然是沙特石油的主要买家,但这只是拼图的一部分。
图片▲中国领导人专机抵达利雅得哈立德国王机场。(新华社记者 岳月伟 摄)

习近平此行不仅事关中国与阿拉伯世界领头羊——沙特的关系,而且事关中国与拥有5亿人口的整个阿拉伯世界关系的未来。
如今北京与阿拉伯国家联盟成员国中的绝大多数国家保持着密切的联系。巨大的双边贸易额与中国对基础设施的兴趣相得益彰,中国不仅愿意获取石油供应,还会提供包括军事技术在内的先进技术。
与此同时,北京正在深化与伊朗的战略关系。盎格鲁-撒克逊人把伊朗描绘成对整个阿拉伯世界的威胁,以便对中东地区继续分而治之,但中国不想在阿拉伯人和波斯人之间作出选择。相反,北京希望海湾邻国之间相互和解。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国在该地区地位的加强可能会改变整个地区的安全架构。
一个保持稳定和独立的中东不仅是阿拉伯人自己、同时也是世界其他地区所需要的。因为减少对外部玩家的依赖将为阿拉伯世界开辟一条通向统一的道路,至少是经济上的统一。阿盟层面上的区域一体化不仅会创造一个拥有共同语言和宗教、同宗同族的5亿人口大市场,同时也会让阿拉伯人再次发挥世界历史上关键种族之一的作用。此外,阿拉伯世界不仅对拥有15亿人口的伊斯兰世界有着巨大的影响,其影响力也涵盖整个非洲——一个人口超过10亿、经济增长速度最快的大陆。
阿拉伯世界继续一盘散沙符合西方的利益,但不符合中国的利益。对中国来说,一个强大而独立的阿拉伯世界可以成为创造新的——后西方——世界秩序的最重要盟友。
中国和阿拉伯等古老的传统文明将是新世界秩序的主要建设者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