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为什么不敢打了?直击我军海拔4500米的雪域练兵场
2020-06-10 08:48:16




正值中印边境出现紧张局势之际,央视播出了我军山地旅急赴高原练兵的视频报道。
看见如此威武、装备先进、士气高昂的我军山地军,我们放心了。
直击海拔4500米的雪域练兵场 (山地旅的装备特点:班排连的火力打击武器超配:轻重机枪、80/93火箭弹、小口径迫击炮、榴弹发射器。。。对敌人的碉堡工事,有不下十种武器消灭它。)
班长在指导负责火力打击的战士,因为他的突击步枪上有榴弹发射器,还背着一具一次性使用的93mm火箭弹。


山地步兵班在穿插进攻时,班里配了四具这种火箭弹,下图是空突161旅的步兵班(配2具)



93mm单兵一次性使用的火箭弹有多个弹中,下图从左至右是穿甲、云爆、掠飞攻顶火箭弹。








我军的山地作战是自我军建军初期的基因里就有的,可以说,我军一直就是一支山地军。
在我军的发展历史中,都有赫赫有名的山与我军的威名相伴:
井冈山
太行山、罗霄山
上甘岭
喜马拉雅山
这些山都与人民军队的光荣历史联系在一起。
在两万五千里长征中,红军施展运动战和山地战、游击战的优势,在万山丛中与敌人周旋,取得了战争的主动权。



抗日战争时期,我军更是将山地战、丛林战、游击战、麻雀战发挥到极致,在敌强我弱的情况下深入敌后开战斗争,取得了辉煌的战果。







抗美援朝战争中,我军更是利用山地战和运动作战取得了震惊世界的战果,将世界上所谓最强大的美军打的一溃千里,正是我军发挥山地战的优势,保持了战斗的突然性,敢于近战、夜战压倒了强大的敌人。




正是继承和发扬了我军的优良传统,我军在新时期的军改中,将山地战和丛林战继续发扬光大,组织了制式的山地旅和丛林旅。
我军在总结过去山地和丛林作战的经验中,对以往的火力不足的弱项进行了大刀阔斧的增强,按照有的网友的说法,简直到了“丧心病狂”的程度。这样的一个山地步兵班,火力超猛、超强,堪称世界第一。


与我军先进的山地旅装备和超强的机动能力相比
因为受限于落后的武器装备和较差的机动能力,印度陆军不得不在边境附近屯驻重兵,而在内陆地区仅配置了2个机动能力稍强大打击军作为战略预备队(用于西线)。
所以绝大多数的印度陆军其实是守备军,我们现在在军事报道中经常听到的我军整建制机动几千公里、全域机动作战、2昼夜履带突袭上百公里之类的训练在印军中是没有的。




尽管印军主力部队距离边境地区较近,印军缺乏足够的车辆投送机动兵力,故而大部分印军其实是分布在各个守备点,充当山地守备军。
这样的军队缺乏整建制作战的能力,尤其进攻作战更是无力,毕竟本级建制内既缺乏坦克等突击装备,也缺少远射程火炮,连部队的机动都很成问题,拿什么去进攻呢?


我军山地旅的车载炮


我军山地旅的高机动突击炮车


世界上最先进的我军适合山地作战的15式轻坦

印度在边境附近堆了这么多兵力本就是担心有战事时,从内陆调兵不及;而即便堆了这么多兵,也只不过是在执行其“蚕食”战略时,有足够人力而用。至于作战而言,其更多充当的是就地守备策略,而非集结进攻作战,因此大家看军事报道的话,会发现我军高原演习打地堡训练总是很多,应该是对症下药的有效战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