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名俄罗斯飞行员在社交网站上公布了苏-35BM战斗机的座舱屏显照片。在屏显正中,一架美国空军F-22A战斗机的轮廓清晰可见。而从屏显图像准星中心位于F-22A尾喷管位置的情况来看,苏-35BM明显是通过光电系统的红外线(热传感)模式锁定了这架F-22A,再运用光电系统的可见光传感器拍下了F-22A的身姿。
图为当时的座舱平显照片,可见苏-35BM当时位于F-22A的上空半球。
那么,这张照片能说明什么?是美国隐身战斗机,乃至于整个第四代战斗机"隐身神话"都破灭了么?这显然是荒诞不经的想法。首先,所谓"隐身战斗机"隐的是雷达波,不是可见光和红外线,虽然F-22A在涂装和红外喷管上也都有顾及,但显然做不到距离几公里还能隐蔽的效果。换句话说,到了合格飞行员都能目视辨别F-22A的份上,号称装备先进光电传感器系统的苏-35BM还锁不定F-22A,那才是怪事。
图为苏-35BM(左)和苏-57(右)的光电传感器系统。
当然,若此时的苏-35BM具备交战许可,它的确有击落F-22A的机会:光电系统已经锁定热源,只需飞行员按下按钮,它就能把数据传输到红外格斗导弹上,令F-22A无处逃遁……
但这显然没有实战意义。在叙利亚战场上,互不交战的美俄战机不仅不能"动真章",彼此间飞行巡逻路线也基本上固定且定期,在这种情况下,所谓的"锁定"实际上就类似于日本海上自卫队在宫古海峡或者大隅海峡对中国海军舰艇拍"标准照"。很显然,日本海上自卫队的P-3C巡逻机和摄影师不能够依靠"标准照"就能宣称"中国海军舰船都是渣渣"。
图为APG-77雷达和F-22A战斗机。
而倘若两国开战,俄罗斯空天军首先将难以在大范围内确定F-22A的位置:精度高的分米波雷达在F-22A面前就是个瞎子,米波雷达虽然能感知到F-22A的存在,却不能精准定位它的方位和高度——当然,苏-35BM此时就可起飞,去实际确认一番。
但此时,苏-35BM,乃至所有第三代战斗机的致命缺陷就暴露无遗:它们在雷达面前都不隐身。F-22A甚至依靠本身后方预警机提供的情报细节,就能将这些三代机在近身前逐一点杀。
图为和E737预警机共同行动的F-35A战斗机,体系作战的威力目前暂时难以撼动。
反过来说,在叙利亚战场上巡逻的F-22A也可能早就用自己的光电系统,上上下下将苏-35BM打量了无数遍,大家彼此彼此。不过,苏-35BM此番展示出来的能力也颇有亮点:它能够将光电系统"看"到的图像直观展示在飞行员眼前,这是之前苏/俄系光电传感器所不具备的功能:苏-27装备的OLS-27光电系统仅能用于辅助头盔瞄准具,用于修正红外格斗导弹的弹道,不可能拍下其它飞机正在飞行的照片。
图为挂载超远程空对空导弹的歼-16战斗机。
但即便具备了近距离的对等对抗优势,第三代战斗机依旧没有"进入"这一优势的办法。而在第四代战斗机逐渐从"美国独有"进入到中国、美国乃至美国盟国都有装备的新时代后,各家空军也明确了一个事实:第三代战斗机无论如何不可能和第四代战斗机正面对抗,因为后者的背后是一个全新的作战体系。
当然,第三代战斗机在对抗中,并不是毫无用武之地。它依旧可以扮演起瓦解体系构成的角色,比方说挂载超远程空对空导弹,将敌军预警机击落或赶出作战空域,逼迫敌军隐身战斗机启动雷达……方法可能有很多种,但"拍标准照"明显不包括在内。(利刃/T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