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30多年前,中国国民收入仅仅是俄罗斯的1/3,时至今日,俄罗斯的GDP仅仅相当于中国的一个广东省。30多年前,面对前苏联入侵的威胁,中国还在准备付出牺牲打一场”人民战争“,今天中国的综合国力已经高于俄罗斯,甚至包括部分军事实力。
以中俄海军为例,两国的军事能力显然已经不在一个平行线上。2012年,中国航母辽宁舰进入海军服役,此后中国又开始建造首艘国产航母,预计中国未来将至少建造四艘航母。除航母外,中国的094型弹道导弹核潜艇已经完工,每艘可以携带16枚潜射弹道导弹。而093型也将取代过时的091型核潜艇。技战术性能可与美俄先进核潜艇相媲美的095型攻击核潜艇也已经下水。在水面舰艇方面,中国052C/052D型驱逐舰和 54A护卫舰已经建造多艘,055型导弹驱逐舰也在加紧建造中。此外,中国歼-15舰载机已经具备实战能力。值得关注的是,中国同时自主研发了歼--20 和歼--31两款第四代隐形战机,尽管中国想使用哪种隐形战机作为未来的舰载机外界不得而知,但是选择其中一款上舰也只是时间早晚的问题。
反观俄罗斯,目前仅有一艘航母,早在2015年俄就曾表示,建造航母的问题不早于五年解决,这意味在2020年之前,俄罗斯可能不会建造新型航母。不过,这并代表俄罗斯不会为组建航母编队做好外围准备。据悉,俄将建造8艘“戈尔什科夫海军上将”级和6艘“格里高利维奇海军上将”级导弹护卫舰;自2016年,将开工建造6艘防空反导型导弹驱逐舰,并计划采用核动力装置。这些新型舰艇都非常适合作为航母战斗群的护航舰艇。另外,俄海军决定重启3艘苏联海军“基洛夫”级核动力导弹巡洋舰。该级舰其中3艘处于封存状态超过20年。目前仅有一艘“彼得大帝”号作为北方舰队旗舰,保持着较高的技战术状态,出海执行任务。根据俄罗斯海军计划,俄军将对该级舰艇进行全面技术升级。“花岗岩”反舰导弹装置由垂发装置取代,可发射“缟玛瑙”或“孔径”反舰导弹、S-400防空导弹等,改造后的“基洛夫”级可携带300枚各型导弹,服役期限延长至2030年-2040年。这样算来,俄海军依靠现有的大中型水面舰艇,加上陆续服役的新型导弹护卫舰和导弹驱逐舰,并有大量核动力潜艇可供选择,组建4艘航母战斗群所需护航舰艇已经足够。
不过,固定翼舰载机一直是俄罗斯海军的“短板”。俄海军舰载机都是从陆基飞机发展而来的,研发费用和难度较小,可在米格-29、苏-35和T-50基础上发展舰载机型号。2011年,俄海军采购了24架米格-29多用途舰载歼击机,他们还为苏-33进行升级,使其一直服役至2025年。按计划,这两款舰载机最终将被T-50取代,但这取决于T-50的列装速度。然而,毕竟远水解不了近渴。日前,俄罗斯航母舰载机就因为出现技术故障一头撞向大海,当然,一个事故并不能说明俄还军就实力不济。外界一直猜测俄航母的特殊任务是打击“is”,顺便向美国展示“肌肉”。不过,可能我们都猜错了,俄航母远征就是为了能够在实战中发现问题,继而为建造新航母积累经验,少走弯路,实现大国的复兴。
在对美关系上,俄经常公开和美唱对台戏,其在乌克兰和叙利亚问题上甚至与美国对着干,但实际上俄罗斯经常在私下里与美国妥协。对于中国这个邻居,俄罗斯有时候更愿意当作对美关系的筹码,增强与美国讨价还价的能力。而在中美发生分歧和矛盾时,它更愿意“坐山观虎斗”,而在条件成熟时,俄完全可以来一个180度大转弯,牺牲中国利益与美国拥抱。对于这种风险,我们不能不有所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