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体系、地理位置、战争能力与大跨越
2018-10-30 15:24:00



清风道长


评论之前先谈点刚刚看到的新闻:美国声明在我国南海的“航行自由”不再忍耐。这则消息证明美国焦虑症在加重,预示着川普极可能会打军事摩擦的擦边球,地点在南海或是海峡。这点可以从另一则消息可侧面验证:有传说美国防部长“可能”辞职的传闻。这说明:

1.川普所在的政党中期选举形势不妙,最大的可能是川普接到相关报告,中期选共和党可能至少丢失参、众院的中的一个,所以川普右翼集团怕的局面开出出现,历史上极右势力执政极少,川普被极右的传统基金会推上来后,治理效果并不好。(:)

2、美经济金融危机可能提前暴发。笔者一直预测明年下半年或者是后年上半年美会发生金融危机,这种大赤字、大举债、大补贴方式对促进经济发展等同于饮鸩止渴,我个人猜测,(:)9月份财政赤字又突破了8月份的记录,8月份已经高达2460亿美元了。

3、对中国在贸易战中“投降”的渴望与中国“不投降”后的失望导致的愤怒情绪到极点。(:)渴望中国投降后彻底落空,常规军事威慑已经无法驱赶东亚资本逃向美国,所以可能采取更激进的军事行为。

4、在美国与加拿大、墨西哥签订新贸易协定刚刚过去二周,美国宣传在协定中植入对付中国的“毒丸”,但墨西哥、加拿大外长先后声明,(:)这两国与美国的协定不会影响到与中国的经贸合作,而川普右翼集团又不能马上撕毁自打自脸。所以川普有将怨气发到中国的可能性。

笔者认为,美可能会不顾中国军事警告强行进入我主权领域,极可能发生碰撞一类的冲突。至于大的军事冲突,目前并没有这个动力,最关键的是美国没有这个准备,更没这个能力。

但是,我们要保持全面警惕,美国右翼集团,疯狂起来,不会比纳粹理智多少。



以下正文:

一、各文明体系的特点分析。

人类进入文明时代以来,东西方正统史学家一般的共识是基本认同三大文明体系,但对于各文明体系特点与优劣存在分歧,因为主观的意识在于立场与出发点,扬我抑他是西方史学界的特点。

这三大文明体系是:发源于我黄河流域华夏文明圈,特点是无神教(说明,中国人的“神”是祖宗,自己);发源于地中海、西亚的基督、伊斯兰文明圈,特点是一神教,耶稣、默哈默德,自诩有一个完满的人格,强调普世价值观,(:)强力推销他们的价值观取向,优越感极强,强迫其它文明学习他们;发源于印度恒河流域的南亚文明圈,特点是多神教,强调看过去,最容易陷入循环,。

从世界观认知而言,我华夏文明强调现在,“今日事今日毕”为信条,所以中国人最勤勉,上进心强,当然竞争也非常激烈,注重培养个体能力,比如教育,在娘胎里就开始接受“教育”了,处事原则强调“现世报”,不能吃亏,一旦吃亏就想办法马上反击,更主张现实主义,(:)以“现在”的局势谋划未来,治国特点是先完善现有社会体系,然后谋取将来,讲究实效,“理论理论联系实际”,对现状往往具有一定的忧虑感与危机意识,有一定的忍耐力,立场坚定,一般不会主动攻击别人挑起冲突。

地中海圈的基督、伊斯兰文明圈从本质上说“师出同源”,虽然教义不同,那只是由于不同民族观导致发展方向不同最后变异,他们之间谈不上对错,只是不同发展阶段适应性不同导致目前结果,地中海文明强调未来,(:)所以目前占优的基督文明多盛行“未来主义者”,以“未来”趋势作为制订政策的依据。比如大家熟知的亨挺顿就是著名的未来主义者,他写的《文明的冲突》就是典型体现,着重于未来的基督文明们为“可能性”而绞尽脑汁,猜忌心重,超前预防为主,典型的“迫害狂”思维,喜欢没事找事挑起事端,且立场不会轻易变,忍耐力极差,如果有共同的敌人,那就共同对外,(这点我们要注意,这也是笔者一直强调不要在意识形态上掀起对抗的原因,当然是笔者个人看法)比如最著名的“十字军东征”,如果没有共同的敌人,就自己打来打去,比如英法百年大战、一战、二战欧洲战场,斗争的最后结果是宗教分裂成不同的板块,造成目前的欧洲、伊斯兰世界不能形成统一,其处事特点是主动制造冲突,到惹事生非。从这个角度去理解苏美冷战、美国主动发起贸易战,就容易理解了。

南亚文明圈喜欢强调过去,着重于以“过去制订计划”,讲究循环,喜欢生活在臆测式的幻境中,以过去事来麻醉自己。(:)从本质上来说,这种方式是最没有上进心的一种文明,安于现状,甘愿委身,只要看看那个曾经由一首烂诗而获得诺奖的某戈尔的作品就可看出这个特征。由于经常回忆过去,以过去为标准,往往小鸡肚肠,斤斤计较,更喜欢被人恭维,经常耍小聪明而吃大亏。处事特点是愿意接受现实,一旦有机会就报复。所以西方人利用这个特点去挑拨印度,给戴很高的帽子,比如吹嘘印度将来超过中国

虽然从客观角度文明谈不上优劣,而要平等看待,但现实是残酷的,从民族角度出发,我认为我们的华夏文明圈是最优秀的文明体系,这也是我们能将来完成超越、跨越的根本原因,也是我们文化自信的根本原因。

二、从地理位置角度,各国也有不同的特征。

生活在寒带的人种,由于气候寒冷,日照短等原因,自然条件极差,人的迁徙频率比较少,获得资源、利用资源困难,气候变化少,多具备一定的忧患意识。(:)在生活起居方面由于室内时间长,更长于思考,也往往容易出现新的哲学思维,新的想法,由于条件的局限,想出来的新东西、新想法往往不能完善,要完善、并验证需要到其它地域也就是条件好,容易实验验证的地方。这个地区的人虽然强悍,但由于自然条件的限制,人口稀少,强国很少,治理也困难。

生活在温带的人条件相对较差,忍耐力强,人的迁徙频率比较多,同时因气候多变,也具备忧患意识,容易接受新事物且喜欢将新事物、新思维、新想法去实践难验证。发现问题后,就着手改变,反复实践后找到最合适的规律与理论用于实用。该地区的人,资源获得相对容易,所以一般有众多人口,国家往往组织紧密,历史上强国基本上都产生在这个地域,比如英国、法国、德国、小日本。

而生活在热带的人,气候多变,自然条件好,资源获得容易,人的迁徙更频繁,由于生存容易,所以几乎不用思考如何生存,新东西、新想法不容易出来,惰性十足,这样地区的国家往往组织松散,大国不少,强国不多。(:)大家看看巴西、印度、非洲国家,都是这样的国家。
生活在有跨度国家,横跨热、温、寒带,这样的大国有我国与美国,都是横跨亚热带、温带、寒带,具备上述三个特征,所以是自然条件最好的。而俄罗斯、加拿大生活在温带与寒带,也具备一定的特征。

三、战争能力。一个国家的战争能力决定该个国家能否成为世界性强国的标配。

在近代,一国要崛起为世界强国,必然要经过战争洗礼,(:)比如欧洲的英国,先后打败了荷兰、西班牙、法国,而亚洲的小日本近代的崛起来源于两场战争,在朝鲜半岛与满清打了一仗,在我东三省与俄国打了一仗,所以当时小日本成了世界强国。而美国先后打败了英国、西班牙,二战中自诩是战胜法西斯的最大功臣,所以二战后成为霸权帝国。

而我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先后参与了抗美援朝、越南战争,这两场战争,是获得世界承认为强国的基础,为以后成为联合国常任理事工奠定了基础。(:)

进入现代以后,一国的战争能力首先军事科技与国力,其次是作战人口,有了国力与源源不断的参战人数,第三是制造业水平,第四是国家战略纵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