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西方陆上强国对解放军敞开了怀抱:中国曾与最强坦克失之交臂
2016-07-24 15:36:16



虽然大家现在看到中国的坦克已经在全世界都有用户,并且在全部的核心技术上取得了长足的进步,99A1坦克就是最好的例证。

但是有一个事实不容忽视,中国的坦克其实一直到上个世纪的80年代甚至还在面对着要用一代或者二代坦克去对抗全球主流第三代坦克的尴尬境地。

在面对来自北方的钢铁洪流时,中国其实相当急需新型装备来应对这一不利局面。此时由于西方一个大国对中国敞开怀抱,使得中国有机会接触到当时全西方的主流坦克技术,中间甚至还差点获得了当时最强陆地坦克。

虽然在此期间中国自己也进行专项攻关,有了曾经名噪一时的“122工程”和“704工程“,不过由于中国技术基础产业链条的不完整,使得当时瞄准世界最新坦克技术潮流的”复合装甲“”三液系统“”120高压滑膛炮“”微光夜视仪“等等新型技术最终并没有成功应用。所以中国决定给借助当时全球坦克排行榜上头一名的”豹II“主战坦克为起点。而作为西方世界中,陆地作战能力最强的国家-德国方面倒是也非常乐意,尤其是”豹II“的老东家克劳斯-玛菲(今克劳斯-玛菲·威格曼)热情接待了中国代表团,并邀请中方对”豹II“坦克进行了实际测评。当时就给中国代表团留下了及其深刻的印象:良好的人机操作界面和迅捷的反应等各项指标都让中国领会到了这个最强坦克的诸多优越之处,而装备的120毫米火炮和数字式弹道计算机等先进火控装置更让当时普遍还处于心算状态的中国坦克兵羡慕不已。

德国这一动向引起了当时俄国的注意,抛开别的,仅仅俄国和当时联-邦德国的贸易交易量就占了整个俄国对外贸易的近4成,双方的关系并没有因为军事对峙而搞的太僵。因此,俄方代表甚至在公开的两国科学技术合作协议会议上对当时的德国的代表表示称,希望德方能够限制高技术武器出口,理由是”这样可能会影响双方的关系“,言下之意就得德国不要出口”豹II“主战坦克等一系列相关技术给中国。其实当时中国代表团前往德国考察”豹II“主战坦克一事并不低调,甚至连日本都获得了相关消息。日本方面都在设想,如果中国获得了”豹II“主战坦克,是否可能阻挡住钢铁洪流一般的T-72坦克呢?这一幕虽然没有真实上演,但是在小说《明斯克出击》中倒是有相当详细的描述。

不过,实际上对于当时的中国,外汇储备并不富裕,一辆”豹II“主战坦克就算最低配的价格也要在160万美元价格,这个价格显然是中国无法接受的惊人单价。而且中国考察从来不购买成品,最好就是大批量购买生产许可,那价格更是惊人数字。所以中国只能与这个最强坦克失之交臂了。不过中国当时定下的策略是“吸收引进关键技术、开发自主国产坦克”,这才有了后来的引进西方的105MML7坦克炮、德国的MB8V型柴油机和辅助启动系统,甚至还进口过德国研发的变速箱系统。中国自行研制的第三代坦克的基础就是在上述这些当时最先进的子系统模组上衍生而来的。在这些被吸收引进后,中国后来的改进研发的80\85式坦克上都获得了应用,也奠定了中国坦克现代化的起点。

实际上德国对中国的帮助并非这些,基础工业母机这一关键机构德国也曾对中国出口,就连接收而来的米格-29战斗机也允许中国进行详细考察,几乎德国三军都对中国敞开了怀抱。并且不管美国、俄国如何反对,本来应该站在美国一面的德国都在多方面支持中国;虽然德国是在美国体系中关键成员,长期以来一直受到美国种种实惠保护,可德国对中国支持的都是一惯的。不仅仅在常规技术领域,核工业等精密工业技术领域都有德国制造的影子。不过大家对德国似乎关注较少,所以说这个在西方举足轻重的大国就是这样深藏不露的一直默默坚定的支持着中国,这也铸就了中德之间好朋友般融洽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