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级大国有11艘却常闹航母荒,为何戴高乐级就1艘存在感还很强?
2023-01-31 00:35:38



瀚海狼山(匈奴狼山)最近三四年经常谈到。超级大国目前已经进入严重的“航母荒”的状态,这就是虽然名义上还有11艘现役航母,而且都是9万吨级以上的超级核动力巨型航母,但是常年可部署的航母数量已经没有一年可以保持在3艘这个最低标准。目前的状态是想常年同时部署2艘都难。大部分月份,只能在西太维持1艘,极端情况下甚至会出现0艘正规航母值班的“惨状”。这是在冷战高峰年代根本不可想象的。为此当今的超级大国,已经基本放弃了在中东海湾地区常年保留有1艘尼米兹级航母,这种维持了40年以上的“传统”,而把这个任务交给了西太的那1艘主力航母航母“兼顾”,同时在北大西洋维持另外的1艘处于战斗力恢复的训练状态。也就是幻想一旦红海以东再次有事。





可以用东半球唯一的1艘常年值班航母与北大西洋的那1艘半值班航母来个“会师”霍尔木兹海峡。问题是想法是好的,但是1艘航母在东亚早就是“战战兢兢”的流寇状态,如果再万里迢迢的兼顾中东,这完全是不近人情的办法。而再像海湾战争那种在1个月内就调集5艘常规动力大型航母外加1艘核动力航母的快速反应的庞大阵容,早就成了永远回不去的梦幻回忆。即使超级大国海军想到用4万吨级两栖攻击舰,携带少量的F35B来硬充正规航母的办法,全球真正对此买账的几乎没有。最近这些年,海湾产油富国对超级大国的各种“不给面子”很大程度就是对超级大国已经无力在其家门口常年维持1艘核动力航母的直接反应。相反,有一个现象却是:只有一艘航母,而且比尼米兹级都要小上一半的戴高乐号,





却几乎没有人感觉到法国海军也同样存在航母荒。戴高乐号的出镜率,最近5年不是在减少而是大大增强了。由此也带来了一些相当可观的附带利益。这就是在戴高乐号上服役的阵风战斗机,从过去15年的全球无人问津,到突然之间就批量销售出去了150架以上。而作为尼米兹级与福特级上现役的F18EF战斗机,最近10年的外销记录反倒是无限接近于0。这种反常的现象,到底是如何产生的呢?从纯技术上讲。同样作为核动力航母,甚至是用潜艇堆的中型核动力航母,而且蒸汽弹射器与E2C预警机等核心子系统还是从超级大国原装进口的戴高乐号,其真实的出动率并不比基本同代的尼米兹级中的后期批次的出航率明显高出多少。戴高乐号正式服役以来,也进行了中途的换料大修。而且其常年也是,




呆在地中海的尼斯母港很少出门远航。但是全球围观者对两家航母的基本要求本就有巨大的差异。谁都知道超级大国常年部署航母是要维持全球霸权。而法国人维持1艘航母只能算是“大国”面上的存在,最多算是“玩票儿”的级别。这就形成了尼米兹们该来没来大家都开始“鄙视”;而戴高乐号十几年一次的冷不丁出次远门,反倒是全球轰动。何况前几年戴高乐号还实战了一回,专门欺负已经陷入内乱的北非国家;等于是在地中海这个澡盆里当了一回小霸王。相反,尼米兹们最近10年,却在西太屡次被怼的灰头土脸。这样一对比。戴高乐号的给外界的印象反倒逐步高大了起来。本质上是在2大国的夹缝中暂时得意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