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战争中“机动”为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所有人都在追求更高的机动能力,为此在地面自然离不开各式各样的车辆,其中论到最具技术含量的,自然为重型轮式车辆,主要导弹机动发射车使用。
东风41的导弹车
上世纪90年代时,中国从俄罗斯引进了许多先进军事技术,也试图向俄求购超重型导弹卡车,一种特种车辆,即可以拉着导弹高速机动,又可以随机占据发射阵地,对于提升作战能力非常重要。可惜被俄方一口回绝,后来中国求助于另一国:白俄罗斯以后迅速得到解决。主要是我们开出一个让对方无法拒绝的条件:组装合资企业,共同生产重型车辆以供应中国市场,这类车辆在民用领域也拥有相当大的需求,我方通过在国内建立组装企业开始,逐步掌握了相关关键技术。
生产线
也许有人认为,这个技术有什么难的,不就重型汽车吗?事实相反,技术难度相当大,中国此前曾获得一辆MAZ-543导弹运输发射车,也就是“飞毛腿”导弹的发射车,曾经试图进行测绘仿制,可是研发出来的型号性能并不理想。
中国的民用型号
全球能造的企业真没几家,以前只有一家企业:明斯克机械厂,原苏联时代,该企业就专门从事重型轮式车辆的研发与制造工作,到上世纪90年初时,它是全球唯一可以生产军用重型车辆的企业,这自然成了白俄罗斯的明星企业。
美国的导弹拖车
俄罗斯自然不愿意让中国获得相关技术,甚至试图阻止,但是白俄罗斯没有答应俄方要求,继续与中方合作。中白合作被证明是非常有效,重型轮式车辆技术绝非几张图纸可以弄明白的,其中的许多细节相当复杂。原苏联花费了巨大的精力才开发出相关的技术,其核心重点不是如何设计的,而是如何加工制造。通过合资企业,中方努力学习,白方也认真传授技术,让我们逐步掌握了所有关键技术,比如:整体式焊接结构车架,产品的国产化率越来越高,最初几年70%配件需要进口,后来比重减少到30%,最终实现了国产化。白俄罗斯企业也在合作之中收获甚丰,拿下了世界上潜力最大的中国市场。
中国对导弹车的要求也不低,这是高海拔的测试
这些高机动特种越野车辆确实为解决了我军对重型底盘的需求,东风导弹的早期型号只能采用普通越野牵引车,中后期开始纷纷换装国产重型轮式发射车,保证了我军对机动与快速反应的要求。经过不断努力,中国国产战略导弹运输车已堪大用,不再成为一个短板,心喜的同时,也别忘了:白俄罗斯在背后帮了中国一个大忙。这可不是简单的忙,这其中涉及到相关的经验传授,非常难得的。
如今掌握这一技术的,只有中国、白俄罗斯,俄罗斯、美国,其中后两家只能算半个,俄罗斯实际需要白俄罗斯帮忙,美国实际放弃这一技术。原本美国也很重视,上世纪80年代时,美国为“侏儒”弹道导弹研发了一款专用的公路机动底盘,可惜后因政策调整,美军不再需要这类装备,自然不再发展,如今美国重型轮式车辆实际为民用型号,并没有专门研发对越野性能要求较高的军用型号,至于其它西方国家水平更不行了。
这是最大的导弹车底盘
经过消化吸收引进的技术,再加上自身的研发,如今中国至少有三家企业可以生产重型越野车辆,仅WS系列特种越野车底盘就形成五大系列42个品种,运载能力达到60至120吨,不仅可以满足自身的各种需求,更可以出口国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