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学者:西方媒体把枪口对准世卫组织
2020-02-25 09:22:19



2月24日报道印度中国和美国研究所国际商务研究室主任丹·斯泰因博克18日在印尼《雅加达邮报》网站发表文章称,一些西方媒体一门心思对中国捕风捉影,对世界卫生组织其他一些重量级成员国不负责任的实际所为视而不见。文章编译如下:
最近几周,除了中国,没有哪个国家按时向世界卫生组织(WHO)报送像样的案例报告。
西方媒体则集体患上了“信息流行病”,把枪口对准了世界卫生组织及其负责人。
针对世界卫生组织及其高层的斗争从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之初就开始了。
从1月晚些时候到现在,已有约38万人在对联合国发起的网上请愿中联名,要求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谭德塞辞职。
面对种种指责,世界卫生组织启动评估程序,研究病毒暴发原因,同时强调坚持世界卫生组织定性疾病大流行的指导原则。
当抨击谭德塞难以为继时,国际社会的聚光灯转到了世界卫生组织全球传染病风险防范主任西尔薇·布里安德身上,因为她在2月初说过:“现在还不构成疾病大流行。”就这样,她又成了抨击的靶子。
事实上,世界卫生组织判定疫情构成全球大流行,需要确凿的证据,并要以久经考验的6级分级机制为基础。
然而,一些西方媒体一门心思对中国捕风捉影,对世界卫生组织其他一些重量级成员国的实际所为视而不见。
这样的双重标准一直持续到现在,尽管2月4日传出重磅新闻,谭德塞说,提供全面病例信息动作缓慢的国家实际上不是中国,而是别的国家。
世界卫生组织担心,虽然他们将近1个月前就发布了国际危机与全球预警,但收到的完整病例报告恐怕仅有实际病例数量的38%。也就是说,每5个成员国中竟有3个国家没有及时向世界卫生组织报送像样的信息。
对世界卫生组织这个全球机构来说,这样的报告至关重要,有了这些信息,它才能评估疫情在全球蔓延的实际范围,扩大深化防控措施。
谭德塞说:“我认为这不是因为各国能力不足。”他还说,世界卫生组织最好不仅能从中国而且能从所有国家收到最新情况。
尽管错失良机可能导致新冠肺炎在中国境外二次暴发,西方媒体却从不严厉质问其他国家为什么不积极配合,反而连番炮制针对世界卫生组织的重磅文章。
2月5日,也就是谭德塞敦促各国提供完整病例报告一天后,《金融时报》报道说,世界卫生组织突发事件委员会成员约翰·麦肯齐教授“指责中国报送病例不够快速”。这番说法既没有得到该委员会其他成员的公开支持,也没有得到世界卫生组织高层的支持。
此外,《金融时报》这篇文章只字不提麦肯齐还在澳大利亚政府印度洋-太平洋健康安全中心任职,这家机构参与美国牵头、旨在遏制中国崛起的印太倡议;麦肯齐还是某大型非政府组织的联合主席,这家非政府组织的重要合作方里有美国国防部减少威胁局,后者的使命就是“与中国影响力”竞争。
2月13日,《华尔街日报》刊登题为《世界卫生组织疫情应对受到批评》的头版文章。这篇文章在一定程度上以引述麦肯齐与美国法学教授劳伦斯·戈斯廷的话为主。戈斯廷在谭德塞竞选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时曾质疑其候选资格。
媒体有权发表批评看法,但是不应不提供相关背景。与其他采访对象一样,这两人都被说成是“第三方中立观察家”。
所有采访对象都是美国或其盟友的专家。没有采访中国任何一位著名卫生专家。
这种做法近来已成惯例,就连国际知名大报也不例外。这种目的明确的选择性采访促使受众形成这样的印象,即“批评世界卫生组织的人”才是真正的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