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印度国防参谋长、空军司令等高层密集发声,表示将调整武器装备现代化计划,全力支持“印度制造”。然而,当印度与周边多个邻国爆发领土争端后,印军高层随即就宣布向俄罗斯、法国、美国和以色列引进先进的战机、防空导弹、反坦克导弹等武器装备,刚刚说好的支持“印度制造”就转成了对外军购,实在是令人唏嘘不已。

值得一提的是,自独立后,印度在引进和仿制相结合的基础上,逐渐建立起规模庞大、门类比较齐全的国防工业体系,拥有8家大型军工企业、39家国营兵工厂、51家国防科研机构和数百家私营军工企业。尽管如此,印度却一直是全球数一数二的武器装备进口国。据斯德哥尔摩和平研究所最新国际武器进口数据显示,2015年-2019年,印度占全球武器进口总额的9.2%,排名第二。如果不是近两年沙特在国际军贸市场上“发力”,印度“全球最大武器进口国”的桂冠必定非新德里莫属。不过,大量的装备技术引进并未带动印度国防工业的发展。相反,国产武器在印军列装比例极低,只有不到30%。即便在在这不到30%的国产装备中,国产化率也惨目忍堵。“阿琼”坦克和“光辉”战机60%左右的配件来自西方国家,“加尔各答”级导弹驱逐舰集合了8个国家的系统。东拼西凑的国产武器装备不靠谱,只能靠买来解决燃眉之急。

俗话说养兵千日,用兵一时,但在印度却并非如此。继新冠疫情确诊病例破百万后,印度国内又发生大事了,连日来多个地区爆发洪灾,有大面积的粮田被淹没,房子被冲垮。为了防止砖块被洪水冲走,不少灾民开始动手囤积砖块,等洪灾退去再用这些砖块盖房子。可能很多人觉得的这一幕十分荒谬和滑稽,但这恰恰就是印度洪灾的真实写照。印度拥有高达348万的军队,但从始至终都未派出一兵一卒协助民众救灾。按照印度媒体的分析,之所以没有军队前来救灾,主要是印度军方拒绝调动兵力。他们认为,洪灾不是战争,应该由救灾部门来提供帮助,仓促调动大量兵力将会使印度在边境对峙中陷入被动。

印度军方认为,印度在高原地区已经部署10万重兵,印巴边境以及印度和尼泊尔边境也部署了数十万兵力。如果再加上国内的后备战斗部队,印度陆军能够调动的兵力实在是“不多”了。如将印军的前线部队调回国内抗洪救灾,那么一旦爆发武装冲突,印度就可能吃大亏。这样的担心似乎不是没有道理,但又缺乏足够证据。作为世界上规模最大的陆军,印度陆军经常抱怨兵力不够用,武器不够用,所以每当因应突发事件,第一反应就是对外军购。但是,印并不是为人民服务的,而是成为了政府转嫁危机的工具。

目前,印度国内累计确诊病例已经超过100万,三周内累计确诊病例可能将增至200万。由于受到疫情的冲击,印度经济持续下滑,失业人口已经超过1个多亿,贫困人口已经占全国人口的1/6,再加上蝗灾和洪灾,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的民众对莫迪政府的不满可想而知。按照常理,印军本应该成为抗疫救灾的主力,但现在却被调往边境闹事,成为了莫迪政府转嫁国内矛盾和危机的工具。有分析指出,印度军方不断向边境地区调兵遣将,大肆对外军购,完全是出于国内的政治需要,意在挑动民众的民族主义情绪,提高莫迪政府的支持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