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山览胜:世界大势已到大破大立时
2017-12-23 11:55:17



2017年12月15日,外交部长王毅在云南大理出席澜沧江—湄公河合作第三次外长会后向中外记者表示,澜湄合作带动了六国政治互信不断深化,经贸合作迅速拓展,人员往来更加频繁,全方位合作态势初步形成,正在从培育期进入成长期。-----2017年,决战中南半岛,取得了阶段性的胜利,中国和中南半岛老柬缅泰越5国携手共进,推动澜湄合作从培育期进入成长期。新时代新时期,中国“一路一带”战略在东南亚生根开花,结出了丰硕成果。

据外媒转引美国智库战略与国际问题研究中心(CSIS)所设的亚洲海事透明倡议(AMTI)12月14日发表的报告称,中国似乎在2017年年中停止了扩大南海岛礁的疏浚填土工作,但是仍致力于推进南海岛礁的下一阶段建设,试图将南海岛礁建设为全面运转的海空军基地。外媒和智库发表这种报告的最大价值,就是可以帮助中国网民进一步从侧面了解我南沙岛屿建设情况。南海岛礁长出“雷达天线”和“导弹堡垒”越多,中国人民就越喜欢。

美驱离俄也好,俄驱赶美也好,一个不争的事实,美俄不可避免的在叙利亚直接面对面的短兵相接了。俄国宣布撤军,把美国孤零零的扔在叙战场,成为国际舆论聚焦的众矢之的,聚光灯下颇不自在,就要给俄国找点事做,弄出点动静来,让俄军继续显示存在,好做个伴。同时看看能不能转移一下巴以政治核爆后国际舆论的关注力。

美国又拿伊朗说事,这和美战机在叙利亚和俄战机撩事如出一辙,最主要的目的之一,就是要转移一下逊尼派伊斯兰国家对美国引爆巴以核雷的仇视情绪,转移一下国际社会普遍反对的舆论压力。

央视网消息:伊朗外长扎里夫在其社交媒体账号上称,他在担任常驻联合国代表时,曾目睹过这样的表演以及这种表演所导致的一切,并配发了一张黑莉与美国前国务卿鲍威尔的对比图,以此暗示黑莉的说法与鲍威尔当年对伊拉克的指控如出一辙。----美国政客思维已经僵死,又没有悠久深厚的文明文化积淀,只会在过往不久的历史故纸堆,翻寻一些东西来照搬照学,只会重温过去的旧梦,连作为国策的指导口号都是“重”字打头,如“重返亚太”“重新伟大”“重返月球”,直如一个破落贵族子弟,只会絮絮叨叨的重复着先辈们的辉煌,再无一点创新进取精神。如此熊样,美国在联合国内“故伎重演”也就毫不奇怪。美国常驻联合国代表黑莉这次在联合国上玩的把戏,确实和当年美国前国务卿鲍威尔在联合国玩的把戏如出一辙,毫无新意,围观者早已满脸鄙夷,嗤之以鼻,不当耍子。

巴黎协定,北约军费,巴以问题,独立防务。政治,军事,经济,外交。美欧满拧。美欧传统盟友的冰雪大厦,日渐侵蚀消融,摇摇欲坠,再想巩固难也。

土耳其埃尔多安的大奥斯曼帝国梦的小宇宙在胸内爆发,抓住美国“移馆”,引爆巴以核雷之际,高调的跳出来,冲在前头,其要在埃及势弱未复,沙特对美以暧昧,多失人心之时,在逊尼派为主的伊斯兰国家中卡位,夺权,争王的意图明显。

中东沙土伊以埃,五国争王,力量虽有悬殊,但都没有一举灭别国之能力。又都和世界顶级大国势力有着错综复杂的关系,互为制衡,在其他中东国家进行代理人战争可以,但相互之间都不敢向对手轻率发动直接进攻,同时五国内都有经济转型,发展生产,改善民生之需求,如此便形成一个不战不和却又纷争不断的局面。也门,巴勒斯坦地区的动乱将持续加深,也成为这些地区强国,以代理人出面的争斗之场。

土耳其虽然目前高调,但伊叙边境的库区问题,却是埋在土耳其脚下的地雷,并且拉弦还握在美国手里,一旦引爆,土耳其就得直接进入反库独战场,跳进大坑,再难像目前,在中东众多事务和几大战场上,无事一身轻的当观众,指手划脚的在旁边赚吆喝

​美国老特发布安全报告,称中国是对手国家,很好,那么中国一定会成为合格的对手;报告中提到中国达33次之多,很好,说明中国这个对手的影响是全方位全领域的出现和存在,让美国处处都能看到中国的身影,不得不提;报告渲染中国“威胁论”,很好,能让美国这个过气的老霸主处处感到威胁,那也得靠真金白银,真枪实弹的实力。既然美国把中俄都列入“对手国家”,老特却口称“美国仍必须尝试与他们建立“伟大的伙伴关系”"。那是当然,打不败的对手就是朋友,这是美国一直信奉的信条,既要做对手,又要做“伙伴”并且还是“伟大的”,很好,那就有斗争,有合作,斗争与合作交织,在斗争中进步,在合作中前行。中国有自信,有耐心,有定力奉陪到底,怕只怕就如此斗着斗着,中国一抬头,前边又看不到目标,又只好孤独前行。绝世高手总寂寞,此所谓也。

​美国新下水军舰,首次海试出厂仅一天就出故障,电力,电力,电力,这次是电力问题。“该舰保护敏感电力设备免受不良功率波动影响的谐波滤波器出现故障,使得军舰失去在高负载下使用复杂电网的能力”。新造舰船海试出故障很正常,重要的是造成故障的原因。美国这艘新造舰“保护敏感电力”设备的故障如是制造质量造成的问题,事情不算大。如是设备本身不能满足“使用复杂电网”的技术要求而造成的故障,就是个大事情。这就不是设备制造问题,而是“敏感电力”和“复杂电网”之间存在研制技术问题。

前几天美国新下水的驱逐舰海试没几天出故障,拖回厂家修理,现在英国“伊丽莎白女王”号被称为英国皇家海军有史以来最大战舰,本月12月7日刚正式服役,也出故障。先后的海上霸主,先后新建战舰出事,究其原因,是一个管理上很松弛,技术上有欠缺,制造上不精密,保障上不周全,检验上不严谨,态势上大衰落的综合因素而造成,一言以蔽之,体制上有问题。玄乎点说,是南海龙王有点烦,龙王不高兴,问题很严重。

年仅31岁的奥地利人民党主席库尔茨18日正式宣誓就任奥总理。在新内阁中,右翼民粹主义政党自由党执掌外交部及国防部等关键部门。分析人士指出,经历了欧债危机和难民危机的冲击,欧洲政治风向有明显右转的趋势,这将为欧洲一体化进程增添变数。-----背信弃义,不守承诺,拿着国际协议不当回事,拒绝兑现中国入世时达成的协议,既没有解除89年的以来对中国的有关禁运,又和美国沆瀣一气,拒绝承认入世自动到期的中国市场地位,这个欧洲一体化不要也罢,那个垄断资本控制的欧盟早死早埋。

欧洲右翼风潮涌动,对于整个欧洲来说,右翼民粹势力近些年来风头日盛。在奥地利之前,匈牙利、波兰已经选出了保守派政府,荷兰的右翼政党也在兴起。在德国,持排外立场的右翼选择党首次进入联邦议院并成为第三大党。-----为什么波匈会出现右翼保守政府,是因为虽然同是欧盟成员国,但财大气粗的西欧的垄断资本并不把东欧的穷伙计当人看,既不能平等对待,又不能倾心倾力提供帮助,只是把东欧国家当做商品倾销的市场,劳动力的来源地,对东欧国家压榨索取多,投入发展少。为了本国本民族的生存和发展,左派运动已被镇压,左派力量难成气候的形势下,以维护本国本民族利益为目标的右派势力发展壮大是必然的事,如文中所言“在去年举行的奥地利总统选举中,自由党候选人霍费尔虽然败选,但获得近47%的选票。超过80%的工人阶层将选票投给了自由党,而工人阶层过去一直是奥中左派阵营的稳固支持群体。”工人阶层的转向,就很能说明问题。这还是在奥地利,在社会主义失败后的波匈两国中,这种对执政当局已经失望而又无路可选的工人阶层,把选票投给带有“民族主义”色彩极强右翼的人,为数众多也是很正常的事。当然,西欧垄断资本控制的媒体,也早就把帽子准备好了,及时的给这种力量扣上了“极端右翼的民粹主义”。而经济发达和较为发达的德国,奥地利会出现极右翼运动兴起,一方面是因随着经济的发达,工人阶层并不甘心接受目前极不公平,存有巨大差距的收入分配制度,要为自己阶层争取更大利益。另一方面作为二战战败国,要挣开70余年来一直套在身上的管制锁链,争取彻底成为独立自主国家的因素在发酵,也是其中重要原因之一。

而目前欧洲的政治精英和当权者,生活上乘者对这种极右翼运动的兴起恨得要死,怕的要命,一方面是二战梦魇压在头上,藏在梦中,实在是太可怕。另一方面,也是根本原因,这些群体和势力都是目前欧洲秩序的既得利益者,任何打破目前秩序的局面,都会极大的损害这些人的既得利益,当然也就要极力的反对和打杀。但世界大势已到大破大立的时候,不能顺势引导,改革适应这一世界性的时代变化,欧洲的极右翼运动还会继续发展壮大,想继续维护目前的不破不立之局面,已是痴人说梦之局。死掉欧盟,各自为政的欧洲,才是当前形势下最好的欧洲。只知谋利,不知感恩的西欧列强,如不改弦易辙,早做出坚定正确的选择,这种大破大立的局面,更会早日到来。

西媒称,上个月在布达佩斯举行了第六次中国-中东欧国家领导人会晤,但在欧洲媒体上却鲜有反应,这不禁让人联想到欧元首次在纽约亮相时美国媒体的集体噤声。这种沉默恰恰体现了欧盟的紧张心态。据西班牙《先锋报》12月11日报道,中国利用欧元危机提高在欧洲的地位,而欧盟的建设却陷入停滞,并没有做好应对全球化挑战的准备。在历次会晤中,此次是迄今为止最重要的一次。欧盟11个东欧成员国悉数到场,此外还有5个巴尔干国家出席会晤。中国在此次会晤中表示承诺将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投资30万欧元,其中包括在布拉格和布达佩斯之间修建一条高铁。-----中国开了一个会,西媒大呼欧盟紧张又无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