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招啊!——来自中东的声音
2015-04-09 10:34:02



“一带一路”战略正在推进,作为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的交汇点,中东地区的战略意义不言自明。3月中旬,中东特使吴思科对卡塔尔、科威特、阿曼等国进行了一轮访问,双方交换了对“一带一路”的看法。3月31日,吴思科受中国人民大学重阳研究院邀请,从中东角度详细解读“一带一路”战略规划。在吴大使看来,中东和中国在“一带一路”上不仅有情感上的互通,在经济利益上也是一致的,中东地区需要中国这样强大的经济体起到带动和联动作用。

埃及:“一带一路”上的重要支点

去年年底,埃及总统塞西来中国访问,那也是比较独特的安排了,是去年我们外交活动的收官之作。在这次访问中,“一带一路”也是双方探讨的一个很重要方面。埃及有埃及的特点,它是阿拉伯世界人口最多的国家,也一直起龙头作用,尽管这几年由于国内动荡转型带来一些影响,发展滞后,地区的影响力也在下降,但它毕竟是个大块头,各方面都很重视它。中国和埃及从外交上来说确实是很独特的一种关系,毕竟它是非洲阿拉伯地区第一个同我们建交的国家,关系非常好,所以中国一直从战略高度重视和埃及的关系,把它作为我们地区合作关系的一个战略支点,因此也非常重视这次访问。

赛西来中国之前,埃及刚刚实现了政治上的过渡,选出了新的总统,制定了新《宪法》,政治上有自己的路线图,一步步在走,同时还有一个经济振兴的路线图。埃及自己也看得非常清楚,如果经济得不到发展和振兴,民生得不到改善,新政权上来很难持久和得到民众支持。塞西上来以后很重要的一个精力就是放在发展经济上,也提出了一些能够提振民心的发展规划,包括开辟一条新的运河,把运河设计成双轨能够通航,带动周边发展,这些发展规划急需各方面给它投资,中国也是它很重要的合作伙伴。我们重视埃及在这个地区的作用,埃及也非常看重同中国的发展,这方面是很契合的。

因此,去年年底赛西来访问的时候,除了政治上的支持之外,对“一带一路”如何在这个框架下带动双方合作也进行了探讨,包括金融上给予埃及一定的支持,推动中国优势产能向埃及转移等等。再加上中国在苏伊士湾有一个经济发展区,我们在那里经营十几年了,第一期比较成功,初有成效,第二期签了协议准备发展下去,成为一个示范。

“丝绸之路”的合作要寻求支点,以点带面,把支点建好,找到能早期见成效的地方。埃及就是这样一个很重要的点。因此去年年底赛西访问中国,双方也做了很细致的探讨。当然这还只是起步。让“一带一路”中像埃及这样的国家能够起到它的独特作用,这是很重要的一个方面。无论从历史上还是现实需求上,阿拉伯国家都把和中国的关系看得很重,“一带一路”也是抓住了这样一个机遇。这个地区不同国家有不同特点,海湾产油国有金融方面的实力,但它们毕竟经济体量小,要想长期发展,还需要有一个强大的经济体起到带动和联动作用,才能够走得远做得大。就像上次习近平在外面演讲时说到的,“多行快,重行远”,因此他们也很看中与一个大的经济体合作,在这方面也下了一些功夫。


吴思科大使在重阳研究院演讲


科威特:准备建座丝绸城

今年3月14日到21日,我刚刚到海湾这几个很小的国家,卡塔尔、科威特、阿曼进行了一轮访问,除了交给我的其他任务之外,我特意和他们谈到了“一带一路”,看他们到底怎么想的。我感觉他们对“一带一路”都非常有兴趣。

首先讲科威特,他们准备用1300亿美元在科威特北部沿海索非亚地区建立一个新城,2035年建成后将成为连接中国与欧洲的新丝绸之路的重要战略枢纽。

这里,我特别介绍一下这个丝绸城的倡导人——纳什尔·穆罕默德·萨巴赫,他是科威特埃米尔的长子,当他父亲还是副首相兼外交大臣的时候,他是当时首相的政治顾问。有一次他来中国访问,我那时候在亚非司当副司长,去机场接他,在交流的过程中,谈起他父亲和我们当时的副总理兼外长钱其琛的关系非常密切,经常有信件沟通和交流。我就谈起了他的父亲在中国和科威特友谊方面做出的杰出贡献,意思是你作为长子到中国来访问,使得这种友谊能够传承和发展下去。他当时就给我说了一个很大胆的想法,他说他很关注“丝绸之路”,这次来愿意和中方探讨一下怎么复兴“丝绸之路”,还说他有一个大胆的想法,要在波斯湾底下掏一个隧道,把他们半岛和大陆连起来,省得绕一个圈子了,使过去的“丝绸之路”更加通畅。

那时候他就提出了这样一个想法,说明他对“丝绸之路”的情结一直没有断。这个丝绸城就是他创意的。现在他是宫廷事务大臣,就在抓这个事。他父亲是埃米尔,他在那里还是很有影响的。我和他进行了探讨,他们说回去以后要和他保持联系和交流。他们还特意给我了一些设计材料,我能感觉到这个地区这些年受迪拜发展影响的刺激,大家都有一种雄心勃勃想竞争的味道,所以,他提出科威特的“丝绸城”也很雄心勃勃,想在这个地方建立一个金融和休闲的海上港口来联系亚欧。他们有钱,他说我自己投钱没有问题,但是需要一个强有力的合作伙伴。所以,我就讲了,对方本来就有“丝绸之路”的情结,再加上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战略构思,他们很积极呼应,提出了一些想法。

阿曼:郑和曾七次到过的地方

还有这次去阿曼,我和他们的外交事务大臣、外交部秘书长都探讨了在“一带一路”情况下怎么进行合作的问题,对方集中力量给我介绍了两个地方。一个是阿曼的杜库姆经济特区,隶属于阿曼中部省杜库姆州,也是阿曼东北沿海的中心点,对面就是印度洋,因此它处在东亚、南亚、中非、欧洲远航线路的要冲地带,常住人口现在还不到5000人,区位优势很独特,从这里通航肯定比霍尔姆斯海峡风险要小一些。他们也规划在这里建设特区,包括港务、工业、物流、渔业、商业、休闲、旅游、教育八大区块,是一个很雄伟的规划。他们人少,就需要各方面的联系,和我们合作的意向也非常明确,希望我们去参与。

阿曼方面还提出一个文化符号,这也很重要。因为大家知道阿曼有它海上独特的优势,公元八世纪中叶曾经有一艘苏哈尔号船从阿曼的祖法儿港到广州,成为了一段佳话,所以阿曼对此情有独钟。八十年代他们按照原来的规格重新做了一艘苏哈尔号,重走老路,200多天到了广州,这个船回去以后,就放在他们的国宾馆展示,成为马斯喀特市的一景。他们提出来要在郑和下西洋时曾经七次到过的塞拉莱港建立一座郑和纪念园区,树立纪念碑,同时建成一个休闲区,要有中国餐馆,可以旅游,既可以纪念郑和,同时也为来自中国的游客创造一个园区。我觉得这里面就有很深厚的文化符号,它把郑和与苏哈尔号连在一起,我当时对这个感受也很深。“一带一路”里有五通,除了道路连通、金融贸易这些之外,最后一点是民心相通,这种文化符号确实要重视。阿曼提出的这个想法就是五通里的民心相通,值得我们关注。

所以在那之后,我就说除了杜库姆经济特区有双方合作的机遇之外,郑和纪念园区带动的双方文化和旅游交流,也凸显了我们古代文化的交流,把郑和这种和平交往的精神传播开来,我觉得这是一个很好的想法,应该说双方也是很契合的。所以,我觉得阿曼这个地方,在“一带一路”的建设中间,有很深的内涵。

卡塔尔:建设多哈新港

再讲一下卡塔尔。卡塔尔在谈到“一带一路”时,说要建一个多哈新港区,现在这个港口不够用,要把它扩大。这里原本有铁路和外界相通,又提出了一个海湾合作委员会六国有一个铁路相连的规划。因此多哈新港,除了港口扩建之外,连通方面也有它的一套设想。卡塔尔提出希望中国企业参与,和中国加强合作。卡塔尔这个国家很小,但它的天然气储备丰富,所以,它的资金很充足。这些年,卡塔尔在中东地区的活跃度和发挥的作用远超出了它的国界和体量,卡塔尔国家体量小但能量很大,各方都很关注这个地区,褒贬不一。但它毕竟是一股力量,大家都关注它,这也是很现实的。所以,这几年作为中东特使,我基本上每年都要去一趟卡塔尔。后来想卡塔尔这么小,为什么这么有影响?因为我觉得它有一个半岛台在那里,好多事情半岛台在那里搅和,需要和半岛台进行交流。所以,这个小国家闹出一个大作用来,引起大家对它的关注。

因此,刚才讲的多哈新港也有它雄心勃勃的构想,希望我们能够参与其中。我又想科威特的丝绸城和阿曼杜库姆经济区、多哈新港都雄心勃勃,想把自己打造成这个地区的综合性据点,有点和迪拜一争的意思,大家手里都有点钱,都想借助这个机会。我们怎样利用这种机会和他们加强合作,也是值得思考的问题。

黎巴嫩:帮我们建座新楼吧

最后我也去了一趟黎巴嫩,和他们探讨了“一带一路”的合作。当然黎巴嫩有自己的特点,它的经济实力不是太强,长时间处于动乱中,现在就是一种寻求稳定、寻求发展,更希望别人给他们多一点援助。所以,它想的是“一带一路”和亚投行都建设起来以后,怎么能够对他们进行援助。他们现在是百废待兴,包括外交部长说我们现在外交部大楼都是危楼,给我们帮帮忙,建一个新楼吧。

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特点,要看怎样适应它。黎巴嫩作为地中海很重要的一个国家,我们也要探讨同他们的合作。在必要的时候,我们还是讲多予少取,先予后取这样的构思,在需要的时候也重视和他们的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