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测3号舰会在9个月内下水
2021-01-03 23:36:11






从2018年的9月份,3号舰的机炉舱模块第一次出现在新区的陆地总组平台并被识别出来不是货轮而是特殊船舶,一直到去年的11月份。整整2年多的时间。3号舰的一行一动都是重点关注的对象,其热度的持续是丝毫不减的。期间最大的一次出人意料,就是3号舰的模块居然没有走水路,而是直接通过超级平板车运到了4号坞的延长线的生产准备区。期间用了大约1周的时间。因此在外界看来,3号舰的船体模块似乎突然间失踪了一周。其实是运到了下一道工序开始的地方。另外还有人判断3号舰的模块会先运到4号坞东侧的吊装准备区,然后再逐个吊装入坞。其实当时4号坞旁边的吊装准备区内明显还有一艘货轮的模块,于是有人就判断要等这艘货轮出坞后,3号舰的模块才会入坞,



也就是到秋季才开始坞内生产。但这个判断是明显错了的。因为4号坞东侧准备区其实是给西侧生产民船的3号超级坞当做准备区的。而4号坞的入坞模块吊装根本就不需要先搬到东侧平行吊装。这是因为1600吨级的超级龙门吊可以把4号坞延长线上最大的模块,直接拎起来就走。直接吊起纵向运动。因为有超强的能力所以工序可以不按常理出牌。从这个事情上也可以看出,谁是真正了解,谁是在装作了解。因此整个2年多的时间,以上两点有些特殊之外,其他的大部分工序都在判断之内。不过到了去年11月份之后,过去几乎是天天报新情况的状况,似乎戛然而止了。其实原因也不复杂。这就是过去经常几个月就更新一次的太空视角的软件,服务器已经搬走了。因此不再提供特定区域内的服务。



这样就失去了一个大约比真实状况晚一个月左右的分析视角。这个宏观大视角没有了,其他的视角自然就更少。其实到了年底,3号舰的2甲板以下已经彻底贯通,不再有任何过去长期存在的船体缝隙。也就是说,从前球鼻艏一直到船尾的主舵和螺旋桨都已经具备。如果现在就把4号坞的内段注水,那么3号舰的吃水舰体已经可以安全的浮起来,上层的机库吊装甚至可以在舾装码头上进行。当然3号舰还是会尽量的在本坞之内完成所有的外形成型工作。至于水线长度过去已经讨论很多,这里不再重复。现在看来,机炉舱和前后发电辅机舱的设备安装也已经都到了尾声。下一步就是直接吊装机库模块。而吊装上层机库模块也就等于同时进行了动力舱的封舱工程。现在机库模块也已经逐步露面在延长线准备区和东侧的吊装准备区。



因此有很大的概率机库吊装很快就会开始。由于4号坞上有1600吨级的超级龙门吊。另外还有一台1000吨级辅助龙门吊,其吊装效率比生产17舰时的双900吨级龙门吊实力强大得多。因此后面的机库模块可以做的很大。全舰上层也不过十几个模块就快速装完。因此判断上半年基本就可以完全成型,未来9个月内必然下水出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