仗打了200多天,俄方公布两个消息,用事实证明:中国立场很高明
2022-12-15 00:38:17



根据国内媒体12月8日报道,中国驻俄使馆大使刘庆华在《北极:现在与未来》国际论坛上表示, 中国政府对俄罗斯就北方航线方面的合作十分“感兴趣”。在她看来,中方愿尽一切努力支持俄罗斯在北极的合作倡议。

事实上,中方一直期待着俄罗斯通往中国的北海航线能够成功开通。对于中国的经济发展与能源储备来说,北海航线一旦正式开通,必将促进中国对俄罗斯属北极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的长期投资。

尤其是在北冰洋战略资源利用,以及俄罗斯属北极地区的沿海经贸发展而言,有着极高的建设性提升作用。毕竟,俄罗斯现在军事实力强大,但是在经济上和中国相比有着巨大差距。如果俄罗斯北部地区能够得到大量中国企业的投资开发的话,那么俄方经济的腾飞也是非常有可能的。

在刘庆华提出对中俄北方航线感兴趣之前,俄罗斯外交部巡回大使、北极理事会高级官员委员会主席尼古拉·科尔丘诺夫表态称,俄罗斯支持中国投资北极,普京方面对于中俄科技合作也高度赞同。

图片

除了俄方公布的第1个消息外,第2个消息对于美国而言就更为“有趣”了一些。12月9日,俄罗斯西北海关管理局表示,俄罗斯从中国进口的生活消费品等大约增长了11倍。当地海关负责人阿列克谢•格拉季奥表示,现在单日从中国境内运进的集装箱数量大约150个。这些进口的货物包括工业原料和生活消费品。

俄罗斯西北海关管理局指出,自2022年初以来,圣彼得堡的中国商品进口总量为26万吨,大约有1.53万座铁路集装箱完成了清关。从上述情况来看,美国对俄罗斯的经济封锁策略其实是非常失败的,虽然在今年2月初,美国纠集了大量欧洲国家对俄展开经济制裁,但是就其效果来看,俄罗斯在乌克兰的后勤反而表现的越来越好。

对于俄罗斯公布的这2个消息来看,有美国媒体分析指出,俄军在乌克兰的战斗可能还会维持半年之久。除非北约军方面直接下场干预俄乌冲突,否则乌军在前线的伤亡可能会越来越大,甚至俄乌冲突的结果也会更加偏向于俄军(对于美国在东欧的军事部署来说极为不利)。

如此看来,在对乌特别军事行动持续了200多天后,俄方公布的这2个消息侧证了中方所站的立场是非常高明的。

图片

首先,中方不支持俄乌冲突继续维持下去,呼吁乌克兰地区早日恢复到和平之中;其次,中方在俄乌冲突中不支持任何一方;最后,中方并没有像日韩新等国那样跟随美国制裁俄罗斯,而是和印度等国类似,保持了一个中立国的态度。

其实这对于中俄经济合作,以及改善中美关系、中国对外展开外交行动来说是极为有利的。如果中国按照某些人的设想,在俄乌冲突中站在俄罗斯一方对抗乌克兰及其幕后的北约集团,那么中美对抗将会直线升级,甚至在亚太地区都有可能迅速出现局部冲突。

这对于世界和平来说是极其不利的策略,而且对于中国在全球的经济发展来说也是更为不利的。现在的中国仍然是一个发展中国家,需要加强与全球各国之间的经济合作。而且在我们保持中立的同时,中国也依然可以在经济上与俄罗斯展开合作,通过这一种方式让中俄关系更为紧密,而且也不得罪美国,让俄罗斯可以在遭受欧美制裁时,放心大胆的对中国、印度等国出口原油与天然气。

所以结合现在中国经济发展,俄罗斯越战越勇,美国实力衰退的综合情况来说,中国所站的立场是极为高明的。只是美国可能没有看懂我们的操作,真的可能以为在俄乌冲突开始后,我们会像他们想象的那样“选边站”。

图片

事实证明,以中国强大的实力来看,我们并不需要在外交上选边站,保持独立自主的外交策略才是最好的选择。尤其是在全球格局多极化的时代背景下,中国需要保持自己的战略方针,在不受到任何外部环境动摇的基础上,向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迈进。就算在将来面临更多挑战,我们也势必能披荆斩棘,带领全球各国走向繁荣、和平、平等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