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俄罗斯军工综合体新闻网6月27日报道,中国正在建造一架隐形轰炸机。根据《军事平衡》新闻报道,这架隐形轰炸机很像美军的B2轰炸机。
文章称,该项目军机代号为N20。这款轰炸机在不进行空中加油的情况下的最大航程为8000公里,可携带超过10吨重的战斗载荷。同时有报道称,中国正在研发超音速轰炸机N18,与美国的B1轰炸机非常相似。
2017年到2018年间,解放军空军最新歼20战机将投入使用。2015年中国建造了4架歼20,因此现在该型军机的原型机数量已经达到8架。歼10B、歼11D和歼16也在不断的进行改进。2015年5月中国开始试验结构奇特(独特的双机身)的重型无人机“神鹰”。汇总媒体的分析,中国已逐步攻克战略轰炸机的发动机、进气道、材料等技术障碍,而且在隐身设计上,已有多次实践──歼20、歼31和“利剑”隐形战斗机等都为大型战略轰炸机提供了技术支持。曾有人认为,“利剑”隐形无人机实际就是新型战略轰炸机的缩小版,只要把其放大就是中国版B2。
对于中国战略轰炸机的定义,这个是争论最多的,有说是介于美国B1B、俄罗斯图160和美国B2之间,有说是中国版B2,更有说是超越了B2。但以中国的现实需求来看,自行发展战略轰炸机的主要目标应该是可利用射程为3000公里的巡航导弹覆盖北美大陆,在这个基础上设定其作战半径为10000公里,否则对中国的实际意义就不大。当然,如果现实技术上达不到作战半径为10000公里的目标也可接受,因为中国肯定会发展在运20基础上的大型远程空中加油机,这种情况下,战略轰炸机的作战半径为7000-8000公里也能部分达到要求。
中国军工发展超乎常规
至于《汉和》推断中国战略轰炸机首飞时间“可能在10年之后,装备部队至少还需要15年,可能在2030年左右形成战斗力”,这可能有些主观。事实上,中国对战略轰炸机的需求是迫不及待的,而从发展洲际弹道导弹、高超音速武器、反卫星导弹、空天飞机、反舰弹道导弹、隐形战斗机、攻击和战略核潜艇、导弹巡洋舰、国产航母、高能激光武器等多方面来看,没有一种不是超越常规速度研发的。
由此来看,虽然中国的战略轰炸机不见得像运20那么快问世,但也一定不会远了,也绝不会是像《汉和》预测的那样,因为不但从时间上来说太晚了,而且在这个时间段内,如果中国没有服役的大型战略轰炸机来对美国形成威慑,美国以“亚太再平衡”为名的打压,对中国将构成致命伤。